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
作者:莫山洪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话  文话  骈散  骈散  朱熹  朱熹  李刘  李刘  四六  四六 
描述:宋代文话的兴起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现象。王钅至等人的四六话在一定程度上对四六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承认古文与四六并行现象的存在,但是认为四六在古文之下。作为南宋四六大家,李刘四六形成了程式化
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
作者:卢斯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哲理诗  道德修养  广西师范学院  王安石  哲学思考  《游褒禅山记》  有德者必有言  学术思想  现代主义 
描述: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卢斯飞(一)哲理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蕴含在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之中。这些创作通过形象体现出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启发人们对未知领域探索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谈陆九渊、朱熹“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兼论红与专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封建专制主义  陆九渊  社会发展  践履  道问学  尊德性  红与专  孔子  是非观 
描述:亦各有理”(《朱子语
从林彪和朱熹的咒骂看王安石变法——兼论两宋儒法斗争
作者:扬江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朱熹  大地主阶级  司马光  总结历史经验  阶级斗争  儒法  林彪  法家  攻击 
描述:被他们的汹汹然所吓倒;王安石死后,顽固派们的几句咒骂,又岂能吓退后继的改革家们? 人言固不足恤,但对于敌人的咒骂却是应该仔细加以研究的。这是战斗的需要。王安石死后半个世纪,朱熹接着司马光咒骂王安石
吕南公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许维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经学  文学思想  文章 
描述:为以主体内心为据。坚持自爱而循常关键在于不离乎道,即儒学用世观念和道家顺变思想的高度统一。 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吕南公的文学思想之一——“文与经家分党”,试图从其对经学的反拨和文章观念
王应麟的《诗经》学
作者:蒋秋华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文学研究  王应麟  《诗经》 
描述:王应麟的《诗经》学
宋代学者对《周礼》的争论
作者:惠吉兴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经学  疑经  冬官 
描述:容 ,还有学者认为《冬官》并未遗失。一些学者还分析了《周礼》不能推行于世的原因。
从《周礼》一书略说宋代周礼学
作者:李国玲 杨世文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经学  周礼 
描述:宋儒有赞美《周礼》者,也有怀疑《周礼》者。宋代的《周礼》学以熙丰变法为契机。由于《周礼》一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极为密切,围绕该书的学术争论渗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宋初经学的转型与欧阳修经学的特点
作者:曾建林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经学思想  儒学复兴  《春秋》学  《周礼》  《易》学  《五经正义》  范仲淹  古文运动  转型 
描述:宋初经学的转型与欧阳修经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