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杨效知致《驼铃》主编的信
-
作者:暂无 来源:驼铃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杨效知致《驼铃》主编的信
-
容肇祖同志给姜国柱同志的信
-
作者:容肇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 文集 治经 政治 孔子 思想来源 罗振玉 治学精神 努力学习
-
描述:国柱同志: 接读来信和论文《论王安石》,得悉努力学习,读书写作,至慰远怀。你阅读《王文公文集》后,即写出论文,甚好。前两章关于哲学和政治方面,大致尚佳。关于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本文已能自圆其说。为了深入一步,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可以深深见到王安石的思想的治学精神与得力地方。治经
-
吴彤先生1984年2月2日致本刊编者的信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者 逆饰 传声
-
描述:吴彤先生1984年2月2日致本刊编者的信
-
这是人民教师的职责--王英云教师给保红同学的信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教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这是人民教师的职责--王英云教师给保红同学的信
-
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
作者:李开复 来源:职业技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大学生 大学生活 自修 基础知识 实践
-
描述: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
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
作者:李开复 来源:职业技术(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
明代父子御医龚信与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
-
作者:曹志平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信 《古今医鉴》 《明医箴》 《庸医箴》 龚廷贤 《万病回春》 《医家十要》 《病家十要》
-
描述:龚廷贤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更加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且明确认识到医学行为是医患双方的事,通过对正常与不正常的医患关系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病家的合理要求,体现了一位医者的职业良心。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有许多是以前所没有的,如医患平等的观念、医生的名利问题,表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的一面。这实际是明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折射,体现出明代医学伦理道德的新特点。《古今医鉴》的《明医箴》、《庸医箴》与《万病回春》的《医家十要》、《病家十要》是明代重要的医德文献。
-
《中央致前委信》的时间应是1927年8月1日
-
作者:史略 赵云云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央致前委信》的时间应是1927年8月1日
-
南城县宝方寺及其佛塔和碑刻
-
作者:霍质彬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塔 碑刻 曹洞宗 塔身 碑文 边棱 净土宗 护墙 底径 住持僧
-
描述: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南城县在文物普查中,于严和公社上兰大队等地,首次发现了九座大理石佛塔和六块宋、明、清存留下来的寺院铭碑,可说是本县现存古建、碑刻中保存最完美的珍贵文物。
-
桐城方以智与青原禅宗
-
作者:陈金凤 来源:寻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净居寺 曹洞宗 明中后期 江西 桐城 康熙 明末清初 十七年
-
描述:重振青原雄风,使之再度成为江南禅宗的重地。方以智与青原山的结合,是中国禅宗史上“名僧名山两相宜”的典型案例,考察这一案例,自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