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祐风的形成及其特征
作者:张宏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王安石  欧阳修  陈师道  文人集团  诗歌创作  苏武  晚唐体  后山诗  吕惠卿 
描述:元祐风的形成及其特征
论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
作者:夏子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地方色彩  刘绍棠  作家  “乡土文学”  人物性格  乡土神  民族文学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描述:论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
斗拱审美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建筑形式  审美意识  审美特征  独立审美意义  审美情趣  《周礼》  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古建筑  审美特性 
描述:斗拱审美特征吕鸿铿左国保(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古建筑具有广阔深邃的美学性格,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仅从古建筑的一个组件——斗拱分析其审美特征。一斗拱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作者:朱伟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昆曲  审美精神  艺术特质  杜丽娘  审美风格  魏良辅  明代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重要的剧作,同时也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从明代问世之初的风行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热演,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从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将《牡丹亭》与昆曲完全分离。离开了昆曲的《牡丹亭》,或是离开了《牡丹亭》的昆曲,都是人们所
论王安石兼收并蓄的思想特征
作者:魏福明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  惟理是求  惟理是求 
描述:,从而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
戏曲序跋的美学特征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序跋  戏曲史  美学特征  审美特征  中国文学研究  曲论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评点  理论问题 
描述:在古代戏曲的评点系统中,曲序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美学特性方面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既可以看到其与一般序跋所共有的特点,又可以于比较中理清其自身个性;既可以从理论上探求其主要美学特征,还
《牡丹亭》中花园意象的构造方式
作者:杨亿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 
描述: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地壳物性分层分带与深部构造
作者:黎春华 杨亚新 龚育龄 黄临平  来源:中国核科技报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  断裂  地壳  壳块  江西省  错断  相山  断块结构  断裂  鹰潭 
描述:的地质构造;计算了地表高程与布格重力异常相关分析的相关因数 R,划分出江西境内“稳定”与“不稳定”的地壳区带,找出了江西省内成矿有利地段。
超高构造变质流体的成矿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思源 郑有业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高构造变质流体  剪切带  压扭性向扭张性转化  成矿构造动力学  实例解析 
描述:提出了超高构造变质流体的概念及特征,指出该类流体富含气液及贵金属络合物,主要产生并活动于韧性剪切带,在剪切带由压扭性向扭张性转化过程中,该流体发生浆、液、气分异而充填交代成矿。
西藏南部地堑构造成因的数值模拟
作者:张东宁 许忠淮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藏南部  张性地堑构造  粘滞系数  有限元 
描述:近南北的水平方向。在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下,该深度范围内柔性的中、下地壳物质仍在垂直方向继续膨胀、增厚,并导致青藏高原的继续抬升。本文利用粘弹性蠕变本构关系的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上述设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