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48)
学位论文(526)
图书(118)
会议论文(55)
报纸(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62)
地方文献 (131)
地方风物 (118)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7)
2011(135)
2008(99)
2005(72)
2002(46)
2001(37)
1999(38)
1998(32)
1996(14)
1994(23)
按来源分组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大家(3)
社会科学战线(3)
齐鲁书社(2)
戏曲艺术(2)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1)
巴蜀书社(1)
学生之友(小学版)(1)
津图学刊(1)
文学自由谈(1)
福建省周宁县马头山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研究
作者:池永翔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滑坡  滑坡  形成机制  形成机制  治理  治理  周宁县马头山  周宁县马头山 
描述:切破坏-剪切破坏区向上发展与后缘张裂隙贯通-滑面贯通、滑坡产生。根据定量分析计算,在连续降雨或暴雨条件下,该滑坡整体超过临界稳定状态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可能继续失稳破坏。根据滑坡特征,提出了采取削坡减载、排水及坡面防护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山铀矿田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王蕾 张树明 蒋振频 郭国林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成矿深度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相山  相山 
描述:度的规律性不甚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密度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获得的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分别是578m和537m,矿床形成后遭受过较大规模的剥蚀作用,其剥蚀深度大约在190~240m之间。
近百年来大陸地区宋代《春秋》学研究述评
作者:張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宋代  近百年  研究述评  王安石  研究形式  朱熹  吕祖谦  尊王攘夷  著作 
描述:》学的整体研究较早的为1992年姚瀛艇主编的《宋代文化史》(下简称姚书)专节讨论了宋代的
对于张横渠的气-元论对孙-奎的命门学说的影响研究
作者:金溶珠 丁彰炫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张横渠(1020—1077)为宋代哲学家,就宇宙与人之本质的问题探究了周易、中庸等,其主要著作有横渠易说,正蒙等。对经过了先秦时代孟子、荀子发展为人性论中心的儒家哲学,周濂溪(1017—1073)通过《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提出了宇宙论与人性论的连接。张横渠虽
范文澜、胡绳、刘大年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赵庆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范文澜、胡绳、刘大年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最高法前副院长-黄松有被查处后获法学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6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
前最高法副院长黄松有被查处后获法学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6日上午,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学研究奖项——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记者在公示名单中发现,10月被“双规”的前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凭借《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
王顺生接班李灏 执掌特区研究会 该研究会由早期参与特区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孙天明)成立于三年前此时的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昨日召开会员大会,现任市政协主席王顺生接替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成为研究会新任会长。 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是由一批早期参与特区建设的老
“六书”研究的一次大胆超越——评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
作者:刘兴均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书”说  汉字构造  转注  原理  《说文解字》  《周礼》  比较系统  语文学 
描述:六书”,他说:“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P.1720)班氏的定称不为今人所用,班氏的“六书”为造字之本的提法也颇受后人质疑。自《说文》问世以来,围绕“六书
宏斯“三义” 以兴诗学:读《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作者:普慧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研究  赋比兴  《毛诗大序》  中国  “六诗”  《周礼》  先秦文献  发展演变 
描述:的核心概念。故源头的迷失与其支派的显著地位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此其二;对于来历不明的赋、比、兴,历代学者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无论从《诗经》学,还是从中国诗学的角度,对这一组概念的研究自汉代以来几乎从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