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培养听真话的耳朵
作者:李配银 蒋海荣  来源:金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行贿者  王安石  语言  领导者  管仲  批评  板子  责任  观点 
描述: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综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
陈继儒戏曲评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继儒  戏曲家  西厢记  戏曲研究  批评  刊刻  玉合记  琵琶  汤显祖  图书馆 
描述:陈继儒(1558—1639)是晚明的名士。他少为高才生,与董玄宰、王辰玉齐名。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与徐生益孙,结隐于小昆山。据《陈眉公全集》所附年谱,陈继儒焚弃儒生衣冠,是他二十九岁那年。这件事情的怪异意味,立即使陈氏名声大振,再加上他为人重然诺,饶智略,精心深衷,妙得老子
知而不改,不如不知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朝  朝廷  宋钦宗  蔡京  批评  言路  太学生  城门  李纲 
描述:朝有的,唐朝未必没有,明朝也不一定撇得清。于是,在下放心大胆抄下一句北宋末年的谣谚。民谣云:"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
点金成铁(外一篇)
作者:赵丽宏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蓝印花布  唐人  唐诗  批评  麻纱  欧阳修  名句  中国  春风 
描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议政应是一种与胆量无关的事
作者:曹林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政协委员  讲真话  诚信缺失  参政议政  腐败官员  心理障碍  政府部门  两会  老百姓 
描述:了跟没回一样","议
作文的矫正应是心灵的矫正
作者:樊小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引导学生  学生作文  老师  心灵  美好人格  人格教育  文章  批评  教师 
描述:钱理群教授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和人格教育分开过(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道德品质)。在完善学生作文的同时,也必定在完善学生的心灵。然而,我遗憾地看到,美好人格正在学生的作文中遗失。
惩戒应是一种爱的表达:如何使用惩戒的教育方法
作者:陈大伟  来源:班主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教育方法  老师  表达  同学  批评  公开课  行为  惩处  父性 
描述: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个男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同学发言时,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要回答。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只有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老师才会叫你起来回答。"因为刚讨论过"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所以有的听课老师看不下去了,认为
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研究
作者:寇鹏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才子牡丹亭》  女性意识  情色阐释 
描述: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作品除了常见的序、跋、题辞等形式之外还有评点这种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理论批评形式。本文在对所有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作品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又从宏观角度对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批评
批评”又何妨,《牡丹亭》续戏缘
作者:邱俪华 陆乙尔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卢甫圣的《国色》将出现在《牡丹亭》舞台上制图/夏曾珍 晨报记者 邱俪华 实习生 陆乙尔 去年,晨报刊登的蔡正仁评价史依弘、张军2012版《牡丹亭》一文引发热议,在文中曾表示不悦的昆剧“大熊猫”蔡正仁,引发了昆曲演唱之移调大论战及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事隔一年,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