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
作者:张景木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历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经济改革 富国强兵 北方少数民族 管仲改革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春秋时期 汉族 发展进程
-
描述: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
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
作者:魏娟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改革开放时期 王安石变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戊戌变法 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东欧国家 高度集中 资本主义经济
-
描述:重点难点突破中外历史上改革的共同启示1.从改革的背景来看,虽然历次改革所处的时代、国度和具体内容不同,但从实质上来看,均体现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改革就是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使
-
“向后看”的改革
-
作者:樊树志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措施 王莽 井田制 周礼 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 土地国有 农民 托古改制
-
描述:改革肯定是向前看,那才叫改革。向后看那怎么叫改革呢?所以这就是儒家致命的弱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很多,形式也很多,王莽和王安石改革的共同一点就是向后看。先讲王莽,王莽的身
-
改革就是战胜自己
-
作者:章立凡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招待会 自然灾害 意识形态 王安石 温家宝 悲剧性 领导者
-
描述:2008年3月人大、政协两会以后,新一届政府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的设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引出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议论,本刊摘选了其中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
-
“改革”之义
-
作者:高寿仙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改革 王安石变法 戊戌变法 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 词义 王莽 后汉书 中性词 历史上
-
描述: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不过,今人所言历史上的改革,所用
-
将改革进行到底
-
作者:刘宏锋 来源:决策探索(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时期 自由贸易区 洋务运动 全面深化改革 中华文明史 王安石 谭嗣同 家庭农场 中学为体
-
描述:。""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从小岗村的18位农民鲜红手印到家庭农场的应运而生,从沈阳防爆器材厂第一声破产令到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在上交所奏响,从深圳特区"闯出一条血路"到郑州航空港和上海
-
终极关怀应是学生的幸福体验
-
作者:朱振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终极关怀 学校文化 “人性化” “和谐” 人文校园 第二高级中学 关注学生 科学研究院 优质教育 学校教育
-
描述:终极关怀应是学生的幸福体验
-
夏令营——不应是学校生活的翻版
-
作者:王斯敏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英语夏令营 学校生活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贵族 娱乐 专业化 人上人 综合素质 收获
-
描述:夏令营——不应是学校生活的翻版
-
宋代蕃学考述
-
作者:何波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王朝 文化教育交流 学校教育 藏族部落 王安石 藏族地区 经院教育 藏族社会 治边方略
-
描述:等学府,学诗书、识礼义、衣绮纨、步黉舍,为吐蕃王朝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人才.到宋代,汉藏文化教育的交流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蕃学的建立.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把有关蕃学的史料梳理如下:秦凤路缘边安抚司言:“洮河蕃部近知官有借助钱,不住出汉请领.缘初得朝旨,令再三住支,窍虑以故阻节蕃情.”诏自今更不限时月支借,如经略司钱不足,以市易司钱续支.又言“通远军宜建学.”亦许之.王安石曰:“种世衡在环州建学,令蕃官子弟入学,监司疑其事,遣官体量.世衡非欲得蕃官子弟为门人,但欲与之亲狎;又平居无事时,家家有如质子在州.”上曰:“世衡事事辄有计谋,其建学非苟然也”.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三月,戊戌,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赐地十顷,岁给钱千缗,增解进士为五人额,从之.熙宁八年闰四月,诏以荣州团练...
-
王安石人才教育改革思想刍议
-
作者:谭佛佑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思想 人才教育 全面改革 使用人才 培养人才 学校教育 合理使用 深刻认识 选拔人才
-
描述:,勇往直前,奋力掀起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重大改革。对这场改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评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