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35)
报纸(1340)
学位论文(102)
图书(87)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96)
地方文献 (346)
非遗保护 (17)
红色文化 (16)
宗教集要 (16)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284)
2012(537)
2011(423)
2010(311)
2007(207)
2004(115)
2003(103)
2001(80)
1985(40)
1982(54)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7)
江淮论坛(5)
中华文史论丛(4)
社区(2)
寻根(2)
市场周刊(1)
收藏投资导刊(1)
华北电业(1)
中国企业家(1)
戏剧界(1)
互文性与汪榕《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互文性与汪榕《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
作者:李学欣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翻译  典故翻译  欠额翻译  欠额翻译  互文性  互文性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牡丹亭》———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点击作者】汤显祖(公元1550~1617年)字义仍,号若士,别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剧家,著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
“男旦”与“女同”:戏曲文化新的生态
作者:陈均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男旦  梅兰芳  大众文化消费  牡丹亭  京剧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  李玉  文化符号  艺术家 
描述:自电影《梅兰芳》于2009年初热映以来,男旦之名再次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一个频频出场的名词。男旦不仅从以往即使是在戏曲中也稍显尴尬和冷落的位置被凸显出来,而且也成为各种相关力量争夺的目标。譬如
古典戏曲爱情描写的基本模式及其突破
作者:赵博文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夫人  中国古典戏曲  杜丽娘  浪漫爱情  封建礼教  女主人公  莺莺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永恒主题 
描述:爱情,是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中国古典戏曲向来有很多对爱情的描写。而中国戏曲本身所特有的程式化特点,也使得这些作品在对爱情的描写中,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首先从人物的设置上来说,大多是才子佳人
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戏曲艺术分析
作者:钱国桢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艺术分析  艺术分析 
描述:(明)汤显祖所著昆曲名剧《牡丹亭》,四百年来盛演不衰,本世纪以来,随着昆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提升,演出与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本文从史学分析、文学分析、音乐分析和美学分析四方面对《牡丹亭.游园》做了
“箱底红尘”:打造大时代中的“小众戏曲
作者:刘恩平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时代  戏曲创作  牡丹亭  小剧场  中国戏曲  越剧  中华艺术  戏曲观众  新生代  杜丽娘 
描述: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戏曲是世界文化的一枝奇葩,谁也不能否认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伟大时代。但是三十年来中国GDP的持续上升、各地楼高的迅速刷新、大学扩招数量的不断加大
45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著名剧作家、文学家。早年即有文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招揽。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初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上《论辅臣科臣疏》,针砭时弊,贬为广东徐闻典吏。万历二十一年三月,量移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归里。 主政遂昌5年
汤显祖辞官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史料记载,明代神宗皇帝曾发动了一次全国性的采矿运动。在朝廷的高压政策下,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组织了金矿开采活动,其所选开采矿脉即唐、宋、元等朝代金矿采场的同一矿脉。他曾写下大量与金矿开采有关的诗文
戏剧大家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金伟明 摄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伟大戏剧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著有“临川四梦”,其代表作《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