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情动人戏深沉——从艺术节的现代戏说开去
-
作者:凌翼云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戏曲 现代题材 牡丹亭 以情动人 塑造人物 观众 亲情 爱情 汤显祖
-
描述:,特别是人物的情感上下了功夫;稍不足的,也多在情感上欠些火侯。
-
以诗出谜,趣味无穷
-
作者:常青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苦学习 民族英雄 于谦 石灰窑 烧石灰 王安石 明代 唐伯虎 情感 焚烧
-
描述:后,于谦为了试试两个书童的智力,让他们根据诗意,去采购一点。一个书童以为是喻书的;另一个以
-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
-
作者:张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诗歌 教师 情感 想象 语言文字 乡愁 老师 王安石
-
描述: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
-
让议论散发着诗的芳香:谈谈议论文中的诗意
-
作者:王夫成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文化底蕴 话题作文 古典诗歌 小标题 王安石 人文氛围 情感 考生 巧妙运用
-
描述: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但一味地板着面孔说教,必然枯燥乏味令人厌倦。而古典诗歌中为人传诵的经典语句,有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写议论文时若能巧妙运用,必能一扫沉闷和干瘪,显得文采飞扬、趣味盎然
-
花零余香存 回首情更深:周亮工《舟中与胡元润谈秦淮盛时事次
-
作者:平志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青楼女子 秦淮河 金陵 诗歌 明万历 四十年 时事 情感 人格心态
-
描述: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減斋,号栎园,学者称栎下先生。其先世居白下,至祖父游大梁,遂定居开封。明万历四十年(1612),亮工生于金陵祖居,并在此度过了
-
世间唯有情难死:读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
-
纤细的宋词
-
作者:张贵强 来源:飞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词境 李清照 主题选择 纤细 晏几道 相思 原型意象 情感 柳永
-
描述:一、词境狭窄宋词数量巨大,主题选择上难免重复,因而沿袭他人题材者多。每每于溪桥柳畔吟唱别词离曲则局限于樽前马下: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
感伤因旷达而美丽:由两首《浣溪纱》谈晏殊词的意蕴
-
作者:王小红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人生思考 浣溪沙 独特魅力 人生态度 情感 作品 伤春 哲理性 境界
-
描述:、灵魂的激荡与旷达,使之意蕴丰富,回味无穷,真正成为温润而明亮的珠玉之词。
-
小议晏词之“清”
-
作者:刘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冯延巳 词风 士大夫 欧阳修 北宋 伤春 主要表现 情感 代表人物
-
描述:在北宋初年的词坛上,南唐冯延巳的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士大夫词人。清人刘载熙曾经这样评价宋初词坛上作为主流词风的代表人物欧阳修与晏殊二人"冯中正词,欧阳永叔得其深,晏同叔得其俊"①。据说,晏殊本人也是有意识地学习冯延巳的词风。北宋刘窸在《中山诗话》里记载:"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
-
贴船下篙 扣题而答(下):古诗鉴赏四步走
-
作者:刘玲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鉴赏 古诗 王昌龄 阅读 抒情方式 唐诗 诗歌 表达作用 情感 王安石
-
描述:贴船下篙 扣题而答(下):古诗鉴赏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