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99)
报纸(1007)
图书(86)
学位论文(85)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48)
地方文献 (208)
地方风物 (21)
文化溯源 (16)
非遗保护 (14)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620)
2011(205)
2009(238)
2007(198)
2006(192)
2002(89)
2000(109)
1996(79)
1983(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0)
戏剧艺术(57)
江西社会科学(28)
闽江学院学报(22)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7)
福州师专学报(7)
古今谈(6)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3)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1)
巴蜀书社(1)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关于《游园惊梦》
作者:梨园子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惊梦》  汤显祖  柳梦梅  三十年代  影片  设计与塑造  艺术特点  情感表达 
描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故事,就内容而言,与汤显祖本《游园惊梦》并不是一回事。影片之所以取名《游园惊梦》,无疑是作者的一种匠心。因为影片《游园惊梦》与汤显祖本《游园惊梦》不仅有着许多重要的关联与暗合之处
应注重粤剧的形式美
作者:姚柱林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王国维  戏曲文学  粤剧  文学价值  元杂剧  美学特征  汤显祖  大众文化  文化定位 
描述:的戏曲文学,其中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四大家的作品堪称是人类文化瑰宝。明、清时期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戏曲剧本其文学价值也是十分高的。怎么能说我国戏曲艺术
以花木命名的名人书斋
作者:李盛仙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清代民族  林则徐  书画家  寓意深刻  高洁之志  现代史学  汤显祖  李纲  红豆 
描述: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给自己的 居室或书斋题写雅名,其中许多以花木命名的,寓意深刻,颇有情趣。 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他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后来,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李纲祠旁筑成书房也命之为“桂斋”。
作为戏剧家的阮大铖
作者:蔡昌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阮大铖  传奇  汤显祖  灯谜  戏剧家  小说  天下  王思任  江南  考证 
描述:《石矶漫钞》),大江南北脍炙人口(吴梅《瞿安读曲记》),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阮大铖以他那些宜风宜雅的传奇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戏曲
晚明书法风格论
作者:陈宇 邹成  来源:书法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重情  文艺思潮  汤显祖  独特  审美特质  浪漫主义  书法风格  艺术思想  表现主义 
描述: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表现主义书法风格,并表现出拙、重、厚、大、古、媚的审美特质。
《游园惊梦》
作者:辰乐  来源:歌海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艺术  戏剧家  代表作  戏曲  怨女  国际电影节  香港电影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曲《游园惊梦》,一对痴男怨女,几百年来,这种伤情的故事总在没完没了地演绛着。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
明清传奇研究的世纪回顾
作者:王汉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汤显祖  作家作品研究  世纪回顾  传奇作品  中国戏曲  桃花扇  长生殿  元杂剧  戏曲史 
描述:继元杂剧之后,明清传奇作家群英辈出,诞生了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批在戏曲史上千古不朽的伟大作家,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杰出的传奇作品,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
晚明传奇散论
作者:叶晓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传奇  自我技术  王国维  散论  戏曲研究  宋元戏曲  文化语  晚明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然何以骚独钟于楚,赋独钟于汉?骈语独钟于六代,而诗独钟于唐?词独钟于宋,曲独钟于元也?每读至此,总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的恍惚。
试论潘之恒的戏曲表演理论
作者:程华平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之恒  表演理论  演员表演  表演艺术  戏曲活动  表演技巧  角色形象  汤显祖  戏曲表演  现实价值 
描述: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剧坛上,潘之恒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戏曲活动家与理论家,他对戏曲表演艺术的评论与见解,不仅被当时的剧作家与演员赞为独鉴,视为知音,而且即使在近四百年后的今天,对演员的表演与培养同样也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