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1)
报纸(17)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0)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1(9)
2006(4)
2003(2)
2000(5)
1999(5)
1998(4)
1997(5)
1995(5)
1993(3)
按来源分组
文献(2)
健康(1)
万象(1)
当代戏剧(1)
驼铃(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教资料(1)
东方艺术(1)
古典文学知识(1)
书屋(1)
《揭半璇玑遗述》等四种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南京图书馆  广昌  经术  合二而一  文学  见解  璇玑  南昌  咸丰 
描述:清广昌揭暄撰。按刘大千《广昌志》文学传云: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号半,衷熙子,以经术荐辟。衷熙殉发遇害,暄枕戈洫血,图所以报,计百出,贼急走险。暄用谍者间贼左右,反有为之用者。
进入吴康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生命儒学  明代儒学 
描述:张的读书、研究与学习应有益于身心、至理有契的教育理念继承生命儒学身体观的教旨,保存淳朴的私塾教育传统。重温他的生命儒学工夫论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巽先生四六》作者辨疑
作者:杨世文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巽先生四六》  危稹  欧阳守道  中国  生平  宋朝  历史研究  古代典籍 
描述:北京图书馆藏有宋刻本《四家四六》。所谓四家,即壶山、腥轩、後村、巽。在宋代,别号巽者至少有危稹和欧阳守道二人。《中国丛书综录》将其中的《巽先生四六》的作者确定为欧阳守道。这是存在问题的。
中国历代吴康研究综述(1460-2010)
作者:邹建锋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吴康  明代  清代  儒家  综述 
描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康,如蒙培元认为康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康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康在明代
圆通三慧大道场仪
作者:侯溥 侯沖  来源:藏外佛教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抄本  圆通  佛教文献  王安石  道场  傣文  本科  光绪  整理方法  成都 
描述:[题解]《圆通三慧大道场义》,又名《三慧圆通大道场义》、《观音道场义》、《观音大义》、《圆通科》、《观音科》、《观音义》、《观音》》等。中国佛教宋代科义著作,亦为明清云南阿吒力僧和西南诸省应
谢兰生《常惺惺日记》研究
作者:李若晴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兰生  日记  广州  文人生活 
描述: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广州士绅的日常生活。本文首先考察了日记主人退隐广州以教书为业的生活状态及其收入状况,并讨论清代广东士人“踊跃于科名而恬淡于仕宦”的原因,指出广州府城内大量书院的出现,使谢兰生这_类虽有功名但又不愿深陷官场泥沼的士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而这一切又可归因于清廷大力扶持书院建设。接着考察了日记主人观演戏曲、参与画会以及书画收藏的情况,于此可见当日广州经济文化的繁荣盛况。最后讨论行商通过交结以谢兰生为代表的著名士绅,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地位,并藉此融洽他们与官府之间的关系。这种策略通过文化、权力、经济的相互糅合,最终达到共同建立显赫名望。
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曲随笔
作者:刘辉  来源:长江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曲随笔
又是一年秋月是故乡明:改写《秋思》习作教学随笔
作者:彭华  来源: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秋思  改写  学生习作  古诗词  纳兰性德  教学内容  故乡  王安石  场景 
描述:为了创新习作教学改革,寻找古诗与习作教学的新结合点,我大胆地将古诗<秋思>的改写作为本次习作教学比武的教学内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蜜蜂文化随笔
作者:周贤森  来源:蜜蜂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收到他寄来的这本书和一封信.
“相攸”应是选女婿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描述:“相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