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能家:苏轼
-
作者:张翠红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实施过程 王安石变法 西湖 全能 文学艺术 反对 小学语文教材 北宋
-
描述:轼在做地方官时,还是
-
刘晏:神童理财家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晏 神童 理财 唐代 宁波市 历史上 唐王朝 王应麟 转运使 三字经
-
描述:,亦若是"。人们熟知的刘晏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其实他比神童更了不起的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
-
“诗家语”的审美
-
作者:吕进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西方文学家 审美 言说方式 “借用” 交际功能 抒情功能 王安石
-
描述:的讲话”。
-
读家秘藉
-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斯德哥尔摩 张居正 王安石 康有为 李鸿章 综合症 司马光
-
描述: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不一定扛得住。
-
“尊家”应是“尊驾”
-
作者:忻达理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重人格 自然吸收 人民日报 严格要求 剧作家 改稿 敬词 橡皮 擦掉 铅笔
-
描述:驾"之误。尊驾,是个敬词,本为对帝王的敬
-
从齐礼、夷礼与周礼之别看周原甲骨属性
-
作者:王晖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原甲骨文 齐礼 夷礼 周礼 宗法制
-
描述: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
-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重尚礼学
-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
-
老子《道德经》中“礼”之探微:兼及早期周孔之礼比较
-
作者:许彦龙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道德经》
-
描述: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
朱熹礼学思想研究
-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礼学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
描述:的思想倾向影响,断定《家礼》为伪书。实际上,《家礼》的形成最初是建立在朱熹对《祭仪》的考订基础上的。朱熹与当时的学者就冠昏丧祭礼仪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家礼》凸显了祠堂的地位,重新建立了以宗法为中心的日常礼仪
-
李觏礼论思想研究
-
作者:李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礼论 北宋中期 伦理思想
-
描述:著作及李觏礼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论述了礼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主要对李觏礼论思想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最后一部分对李觏的礼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