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童心说 祈盼 无奈
-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
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梦境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苏式生活:谁来定义苏式生活
-
作者:李楠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 定义 游园惊梦 牡丹亭
-
描述:“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游园惊梦》代题记
-
臧懋循与冯梦龙: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
作者:史恺娣 殷小鉴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冯梦龙
-
描述: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冯梦龙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
-
儒家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
作者:林素芬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儒家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
以讲会、乡约治郡:明代大儒罗汝芳的政治实践与治世理念初探
-
作者:李丕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有益的思想借鉴。
-
罗汝芳的社会思想与实践:以《罗汝芳集》为中心
-
作者:晏春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 孩提之心 孩提之心 同天 同天 乡约 乡约 族会 族会
-
描述:、正文。(一)罗汝芳的社会思想理念。提出罗汝芳理想社会的道德源泉是孩提之心这一道德自我;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孝弟慈;理想社会的模式是仁而万物一体,在该模式中对人的要求是“行仁义”和“同天”,以实现人与物的统一。(二)罗汝芳的囿于一定区域的社会实践。罗汝芳创建理想社会的抱负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积极投身于基层社会建设,讲演乡约、参与族会进行得有声有色。(三)自我践履。罗汝芳理想社会构想的要求不只是针对他人的,更是自己的道德自律。因此,罗汝芳的人格魅力也展现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注重自己体悟修道、厉行博爱、和睦人际关系、竭力做“好人”与“好官”。 三、余论。罗汝芳淡然官位且面对困境时坚守构建理想社会的信仰,始终不放弃远大抱负,也不奢求别人懂得自己。他一生都在为他的理想而努力,尤其在晚年已然是一介平民的情况下仍为他的远大追求竭尽绵薄之力。 四、附录部分。根据耿定向、李贽的评价对罗汝芳的晚年遗行作了探讨,认为罗汝芳在对释道取舍有度的前提下故意与佛老走得很近,缓解“名儒”所肩负的责任压力,因此应对罗汝芳生活态度上的近佛表示谅解,而不能由此否定其思想。
-
突出实效 注重长效圆满完成全省学习实践活动:李纪恒出席并
-
作者:雍明虹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突出实效 注重长效圆满完成全省学习实践活动:李纪恒出席并
-
为群众送去春天般的温暖———阳新王英镇学习实践活动剪影
-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石日报)阳新王英镇学习实践活动剪影
□记者 梁坚义
冬日的王英镇室外天寒地冻,但镇党委会议室内却温暖如春。去年12月9日,“有困难、找党员,亮牌子、树形象”——王英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
-
作文课应该这样教:谈选取立论的角度
-
作者:赵永丰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度分析 发散思维 思维方式 王安石 选取 江东 反向思维 乌江 赫拉克勒斯 多向思维
-
描述:一、利用三种思维方式,寻求三种立论方法(一)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二)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