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1)
图书(57)
报纸(42)
学位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7)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64)
2013(14)
2012(18)
2009(15)
2007(14)
2006(7)
1994(11)
1984(5)
1980(4)
1979(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2)
中华书局(5)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
商丘日报(2)
杜甫研究学刊(1)
晚报文萃(1)
才智(才情斋版)(1)
短篇小说(原创版)(1)
收藏.拍卖(1)
福建艺术(1)
仁宗的菩萨心肠
作者:刘澍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宗  菩萨  民间故事  苏东坡  王安石  司马光  欧阳修  重量级 
描述:提起仁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出自仁宗的母亲。被包拯的唾沫星子飞到脸上的是仁宗:苏东坡、苏洵、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一个个重量级的牛人.
用扛鼎之力 得山樵真诀 王原《仿黄鹤山樵浅绛山水图》
作者:胡文虎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原  董其昌  黄鹤  王时敏  四王  创新  黄公望  陆俨少  王蒙  作品 
描述:王原《仿黄鹤山樵浅绛山水图》,纸本立轴,纵57厘米,横28厘米。画右上方自题诗曰:力无扛鼎继师承,吮笔濡毫便可憎。拟向山樵得真诀,推门落臼几层冰。从诗意可知王原对这幅作品是十分满意的。这首谦虚
渴笔焦墨见华滋:读清代王原《仿黄鹤山樵山水图》
作者:杨高钰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原  四王  中国绘画  笔墨技巧  学习  构图规律  笔墨功夫  师造化  黄鹤  师法自然 
描述:不可绕过的学习经典。作为"四王"之一的王原,更是以其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锤炼基本
“成,将以攻”应是“成将以攻
作者:杨栋 殷宝田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本句由于把"成"字读出。与上句形成承接复句。就只能
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作者:杜维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明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明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明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
《孝经》学论考
作者:罗圣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孝经》  谶纬  注疏  司马光  朱熹  陆九渊 
描述:孝經》學史的研究,本文探討由漢至《孝經》學史的發展。漢初因其政治與制度上的理由,《孝經》恢復先秦顯學的地位,影響往後的禮制與政治;佐以讖緯的興起,《孝經》與《孝經》讖緯的衍生說法,更是深植於民間風
论熙宁变法和辽划界
作者:郭洪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辽划界  王安石 
描述:被后世王朝所接受,被正史所认可。直到近代,才有人为王安石变法平反,如:清人蔡上翔,近代的梁启超等,都从感性的角度为王安石作了一番争辩。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辽划界”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在划界
孟学研究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描述:考察两时期的孟学的演进过程,剖析两学人对孟子思想的诠释,研究两孟学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力求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两
神宗与熙丰变法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神宗与熙丰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
·吴炳《出水芙蓉图》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水芙蓉就是莲花。古时将陆上的芙蓉花称作“木芙蓉”、“木莲”,而将水中的莲花称作“水芙蓉”“芙蕖”“荷花”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作“君子”的象征,被尊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出水芙蓉图》纵23.8厘米,横25.1厘米,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