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
-
作者:俞启定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地方官学 科举考试 学校制度 太学生 国子监 科举取士 王安石变法 宋代 科举制度
-
描述:)升级制,地方官学则与科举机构合而为一.由此可见,三舍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
学生·考试
-
作者:刘幼宾 来源:少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义务教育 素质教 应试教育 书生 独木桥 教育情况 八股文 王安石 高考
-
描述:现在的学生,古时称书生,不像今天这样有年级之分,那时,书生们之间洋溢着阵阵墨香,以诗会友,文章结伴,学术气息十分浓厚。天下千万学子为的是同一目标,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
-
论宋朝贡举制度的发展
-
作者:文元珏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贡举制 王安石 知贡举 统治者 君主专制制度 殿试 欧阳修 士大夫 特奏名
-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度,至宋朝而大备、而一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央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宋朝统治者在军权、政权和财权集中的同时,又对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加强控制,科举制度
-
王安石的“三舍法”
-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
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
-
作者:黄永杰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宋政权 宋太祖 王安石 中央集权 地方官吏 宋徽宗 授官 宋会要辑稿 进士科
-
描述: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黄永杰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盛转为衰弱的历史时期。吏治腐败是宋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冗官”便是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之一。宋太祖赵匡胤自建立北宋政权伊始,就建起庞大臃肿的官僚统治机构。原来后周的官吏几乎被北宋皇室全部留用,同时又任...
-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
作者:周锡山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
描述: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
作者:黄荣志 徐正英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牡丹亭》 《西厢记》 功名意识 科举制度 汤显祖 《霍小玉传》 《琵琶记》 下层文人 《拜月亭》
-
描述: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黄荣志,徐正英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或才子落难,贫女相救,私结夫妻。然后,才子进京,状元及第,佳人苦盼到头,终成眷属。这几乎是我国古典爱情婚姻剧(尤其是才子佳人戏)的一种固定模式。这种大团圆现象,自从鲁迅先生提出批评以后...
-
公务员的历史:古代的官吏选任制度
-
作者:暂无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王安石 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 人事部门 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 法制社会 官员 西方国家
-
描述: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个观点,自法国的伏尔泰等人首先论述以来,似乎已成公论。其实,即使是为了形象表述,并非恰当地将专制社会的官员比附为法制社会的公务员,古代的科举考试
-
宋明理学:跨世纪的气功精蕴
-
作者:李丕洋 来源: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气功 跨世纪 王阳明 陆九渊 科举制度 先秦儒家 “入世”精神 科举考试 思想精华
-
描述:宋明理学:跨世纪的气功精蕴江西师范大学李丕洋唯有在日常生活中修炼、磨炼,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境界,才能够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通过分别考察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大师的气功修炼思想和成就,宋明理学作为儒家气功的一大源流,是否有某些特征,并有某...
-
文道与人才
-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道 苏轼 道学家 科举制度 诗赋取士 人才 变革 司马光 士大夫
-
描述:案提交朝廷讨论之时,司马光等守旧派大臣对之皆无异辞。①在这场表现为政见的“文道之争”中,站在对立面上的是苏轼。他的《议学校贡举状》是当时唯一持反对意见的奏状。苏轼针对变革“重道轻文”的思想,尖锐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