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字之妙在推敲
作者:张峪铭  来源: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朱光潜  境界  表达  思想情感  江南  词句  春风  南山  古诗词 
描述: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这个“绿”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复,伤透脑筋。王安石此时正在回金陵的船上,他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面,青草起伏,一片生机绿意。在神清气爽中,绿色贯满了双眼,“绿”字同时也跳上了心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样绞尽脑汁地去思量一个字,也就是所谓的“炼”字。从这个“炼”字可知,要想诗句中的字,能用尽其妙,必须千锤百炼,立地生根,换这个嫌肥,用那个嫌瘦。就像古建筑中的榫卯,严丝合缝的。此字只为此句生,换成别的就不行。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确实如此。 二、推敲“推敲” 文人如此推敲词句的轶闻趣事不少,但大多是在唐朝之后。
“袅晴丝”余论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庭院  蛛丝  梅兰芳  生物学  柳丝  境界  槐树  袁宏道  幼虫 
描述:前记:1950年秋天,梅兰芳先生在北京演出《游园惊梦》。很快,宋云彬先生就在《新民报》发表了题为《谈迤逗就正于梅兰芳先生》的文章,认为"迤逗的彩云飞"的"迤"字应唱"拖"音,而梅唱"移"音是唱错了。梅先生对此极为重视。他认真回顾了对于"迤"字唱
纵横开拓出华章
作者:仇玲丽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借鉴意义  作文  开拓  王安石  克服困难  褒禅山  大路货  文章立意  境界  主题 
描述:,结果其意蕴达不到"险以远"的奇妙境界。其实,如果善于开
巧用简笔 文章生辉
作者:鲍亚民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文章  欧阳修  陈师道  艺术作品  曾巩  佳酿  境界  闲情偶寄  孔乙己 
描述:文章熠熠生辉。以初中教材中收录的《水浒传》课文为例,写"林教头风雪山
再论淮海词
作者:徐培均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身世之感  境界  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作者  林苑  落第  汴京  王安石 
描述:词,似不应离开他的诗,也不应离开他的文。现在试结合淮海诗文探讨一下淮海词。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作者:罗志田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舞低”“歌尽”出境界——晏几道《鹧鸪天》名句试析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鹧鸪天  宋代 
描述:宋词人晏几道之所以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遮鸪天》词中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么,这两句词究竟妙在何处呢?
资讯博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作者:邓竹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治学三境界  引文  晏殊  《蝶恋花》  初中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资讯博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论晏殊忧乐冲突中的“知足境界
作者:李万堡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心灵冲突  人生境界 
描述: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