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三字经》说到历史教育
-
作者:鲁丁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三字经 人之初 人与人 性相近 性善论 理论基础 孔子 必要性 王应麟
-
描述:点。他们认为,性是善的,但由于是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大区别。《三字经》自第七句“教之道”以后,直到“教不严,师之惰”,共十四句,是说父母师长进行教育的责任,而以孟母和窦燕山为施教的典范。自第二十一句“子不学”以下,共八句,是说学的必要性。
-
论宋诗的历史地位
-
作者:朱大成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欧阳修 王安石 唐人 历史地位 官僚地主 宋诗 北宋王朝 统治阶级 北宋初期
-
描述: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
六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复习 社会主义 培养学生 史实 特点 民族 重点 历史上 王安石变法 计划
-
描述:~~
-
论《牡丹亭》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定位
-
作者:吴根友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古典爱情 历史定位 时代精神 爱情观 汤显祖 情至 杜丽娘 阿宝 私情
-
描述:中有关《牡丹亭》的影响的现象来看,《牡丹亭》流传的历史过程已经客观地给出了它历史的地位。
-
《元曲选》的历史命运
-
作者:邓绍基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曲选》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元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历史命运 元刊本 元明杂剧 古今杂剧 太和正音谱
-
描述: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总集,对元杂剧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但晚近不止一位中国戏曲史研究家,对《元曲选》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其间既有前代传统看法的影响,也有当时治学特点的绾摄。
-
“历史教学”第一卷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总目录 文摘 八一 反帝 日本 侵略 西藏 斯大林 王安石
-
描述:~~
-
论经学的历史发展
-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学术特色 《左传》 《春秋》 《尚书》 今古文 《周礼》 《五经正义》 《公羊传》 《清代学术概论》
-
描述:本文依据经学内容和方法的倾向或特色的不同,将经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汉学、宋学和清学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各个阶段所包含的历史时期、基本的学术特色及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学派特色,展示了经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
论王安石人才思想的历史地位
-
作者:刘崇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司马光 历史地位 人才观 贤才 北宋 人才问题 经义 孟子
-
描述: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王安石人才观的形成、要点和与司马光人才观的比较,略作评述,以求指教。
-
历史难点精解(一)
-
作者:陈伟国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民族关系 中央集权 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时期 科举制度 封建统治 民族融合 董仲舒 江南经济
-
描述: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
宋代哲学的历史地位
-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历史地位 哲学的基本问题 宋代理学 宋明理学 汉唐盛世 陆九渊 理论思维 费尔巴哈 渐明
-
描述:起来。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黑格尔指出,哲学思想都围绕思维与存在对立问题而旋转。费尔巴哈更明确地说:“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