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北宋历史教材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
作者:刘占文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分裂割据 发展 大地主 农民 农业生产 赵匡胤 宋太祖
-
描述:,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对姜法昌、姜洪臣应如何定罪?
-
作者:安力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告人 公社 农民 被害人 抢劫罪 尸体 故意杀人罪 皮箱 死者 铁丝
-
描述:被告人姜法昌,男,二十四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队农民。 被告人姜洪臣,男,二十一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
-
水车秧马入诗来
-
作者:虞澄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龙骨水车 农民 大运河 宋神宗 杭州 熙宁 润州 常州
-
描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冬天,浙西及江淮一带发生饥荒,担任杭州通判(知州的助理官)的苏轼,奉命沿大运河北上,到常州、润州(今镇江)一路账济。他是前年年底离开汴京(今开封)到杭州上任的,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在朝廷立足,才被迫外放。离开了党争的漩涡,来到“三秋桂子,
-
试论包拯的经济改革思想
-
作者:姚兆余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拯 改革思想 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 封建政权 改革主张 宋代 农民 积弱 北宋王朝
-
描述:一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集团中一批开明有识之士,目击时弊,疾呼改革,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包拯也积极投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并针对宋仁宗年间经济领域的种种
-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
-
作者:张全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社仓 朱熹 永乐大典 王安石 抑兼并 《宋会要辑稿》 文集 社仓法 农民
-
描述: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一样,同为宋代荒时暴月平抑高利贷剥削、以利防灾救荒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青苗法系一度推崇至极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行,因此,历来评价极高;而社合制却是一度被批判、声讨的"保守派"朱熹所创,因而,对其评价,不是大...
-
刘绍棠谈乡土文学
-
作者:苗晓霞 王晨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作品 五十年代 刘绍棠 文学创作 中华民族 小说创作 农民 伦理道德观念 农村 风土人情
-
描述:表示我们的谢意。
-
金溪今昔
-
作者:赵相如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溪 教育电视台 唐宋八大家 蚕桑 红壤丘陵 农民 学习机会 宋朝 科技兴农
-
描述:如果给以充分的学习机会,那么也许“唐宋八大家”会成九大家也说不定,或者宋朝如许的诗人、词人中又会多增加一个耀眼的新星。可惜的是,方仲永之父只把仲永这个儿子
-
《种子法》给种子邮购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省邮购局局长王英旗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种子邮购业务 《种子法》 国际种子市场 栽培技术 邮政局局长 农民 质量保证 种子企业 发展环境 种子生产
-
描述:《种子法》给种子邮购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省邮购局局长王英旗
-
《蒲柳人家》及刘绍棠小说的民族化、乡土化特点
-
作者:徐文海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汉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一丈青 作品 小说创作 创作风格 描写 农民 乡土气息 风土人情
-
描述:在刘绍棠的诸多小说创作中,《蒲柳人家》是代表作品。在所表现的情调、塑造的人物、情节的结构、语言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蒲柳人家》都体现了民族气派和乡土气息。他的创作实现了他要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创作主张,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日益深远。
-
普通百姓的好干部 园林绿化的好模范 临安市林业局总工程
-
作者:暂无 来源: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绿化 临安市 普通百姓 总工程师 开门见山地 林业局 农民 观赏竹 林业科技推广 朋友
-
描述:的三十九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他的故旧。他说,农民是我的朋友,林业户是我的朋友,而临安山上的林木更是我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