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定姜法昌、姜洪抢劫罪是正确的
作者:克宁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抢劫罪  非法占有  法院  二审  财产权利  故意杀人罪  结合犯  犯罪行为  被害人  被告人 
描述:姜法昌、姜洪为了非法占有李××的钱财,使用残酷的手段将李××打死,劫走钱财。一、二审法院以抢劫罪定罪,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理由是:
对姜法昌、姜洪应如何定罪?
作者:安力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告人  公社  农民  被害人  抢劫罪  尸体  故意杀人罪  皮箱  死者  铁丝 
描述:被告人姜法昌,男,二十四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队农民。 被告人姜洪,男,二十一岁,系山东省招远县罗山公社姜家大
改革才能使国家富强——赞富国名桑弘羊
作者:张清华  来源:企业活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桑弘羊  均输法  发展经济  币制改革  经济的  汉武帝  西汉王朝  公元前  齐民要术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个商人家庭,协助汉武帝务政理财,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经济改革理论与发展经济的具体措施。他的理论与措施,一直为两千年来的政治家、经济家所肯定。后魏贾思勰把桑弘羊的均输法赞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齐民要术·序言》)唐朝的大理财家刘晏把他的理财政策比作桑弘羊的“重兴功利”(《旧唐书·刘晏传》)。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则说:“周置泉府之官,以权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惟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草木有荣枯,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
作者:王东林 杨树明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认识 
描述: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
赵汝愚《国朝诸奏议》初探(上)
作者:孔繁敏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汝愚  奏议  墓志铭  北宋  王应麟  朱熹  司马光  秘书省  编辑  中国古代 
描述:奏议是中国古代臣僚写给帝王的意见书,其名称随时代而异。王应麟《玉海》卷六一《艺文·奏议策》序云:唐虞之,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奏者,进也,敷下情进于上也。臣僚进于上的奏议,一般为现实中
惨遭“灭十族”的义方孝孺
作者:徐世平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孝孺  汤显祖  戏剧家  黄宗羲  郭沫若  殉道  胡适 
描述:的迂腐和固执。
将军归佩印累累 记北宋名王韶
作者:陈峰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韶  王安石  甘肃岷县  河州  西夏  神宗  吐蕃  富国强兵  朝廷  政治家 
描述:宋朝第五代皇帝神宗时,大政治家王安石从事了一番改革,旨在富国强兵,这是后世所熟悉的,可知道他独子王雱的人恐怕不多。"有其父必有其子",英年早逝的王雱也是非同凡响,史称他豪气过人,"睥睨一世",也就是说极有胆识,傲视天下。在十三岁那年
《南齐书目录序》中“洙”之考辨
作者:关加福  来源:金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齐书目录序》  孙洙  陈洙  曾巩 
描述:曾巩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然其在古籍整理方面的贡献亦不容忽视。他在重校《南齐书》后于序文末所记参校人,仅记其名,以致后学者颇难明其事实。本文本着追寻其史源,考证其讹误,还原其史实的目的。尝试用陈垣先生在讲授史源学时所授之方法,力图做到"将文中人名、故事出处考出,晦者释之,误者正之。"
答刘衡台张相
作者:古农  来源:佛学半月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答刘衡台张相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
作者:周薇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异端  援佛入 
描述: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思想对儒家哲学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比较禅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