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桂林榕、杉湖文化及其开发
作者:余福洲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林  榕湖  地方文化  文化点  李秉礼  历史文化名城  文人  水榭  开发实施  芙蓉池 
描述:以后,逐渐成为桂林地方文人结庐、辟园、聚游之地,一批桂林地方诗人、词家、画师在这里产生、发展起来,将桂林地方文化发展到了历史的一
敦煌曲子词概述
作者:孙其芳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曲子词  《云谣集杂曲子》  写作者  千佛洞  文人  北宋  柳永  晏殊 
描述:地位很低,没有入正统文学之列,所以文人虽然自己也在写作,却讥笑别人作了曲子,晏殊讥笑柳永的动机就是如此。
柳如是《尺牍》与钱柳因缘
作者:刘勇刚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尺牍  柳如是  因缘  女性  周亮工  晚明  文人  闺怨 
描述:晚明尺牍如恒河沙数,但风头尽在男性文人,女性尺牍实不多觏。原因自然在于女性不易脱略礼法之拘牵。清人周亮工《尺牍新抄·凡例》认为女性尺牍非抒闺怨,则报幽期;非申花月之盟,则订香茗之约。或青楼艳质,思炫
“[喜喜]”字的由来
作者:刘林  来源:中国工会财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才子  对联  知音  小姐  下联  宋朝  写诗  上联  文人 
描述:所对的下联没有一副让小姐动心。王安石赶考路过,见此对联,十分有趣,欲对下联,由于怕耽误考期,无心娶妻一事,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第一段]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作者:涂育珍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人评点  文人评点  文体自觉  文体自觉 
描述:在戏曲批评史上,《牡丹亭》的批评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点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文体自觉的角度分析了文人对《牡丹亭》的评点,着重探讨了文人评点本中对戏曲文体特征的认知.
明代文人结社说略
作者:郭英德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社  文人结社  明代文人  文社  说略  艾南英  会社  李攀龙  陈子龙  文学风貌 
描述:社”,都是由幕府诗人组成的诗社。“尚齿之会”最著名的是白居易发起的“七老会”,在后世一直遗风不绝。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原因管见
作者:张利平  来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高校图书馆  老庄思想  隐逸思想  《咏怀》  王安石  权力组织  民族气节  谢灵运  陶弘景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隐逸原因管见
关于我国古代文人为官的几个问题
作者:胡新中 朱永良  来源:行政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政治理想  杰出文人  柳宗元  王安石变法  儒家学说  科举制  刘禹锡  行政管理  儒家文化 
描述:治伦理特点、文人改革的基本模式及为官对其命运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谈谈古代文人并称的先后次序
作者:吴承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学史  次序  尊卑有序  称呼  李杜并称  地位  司马迁  元白 
描述:今人对于排名次序是相当讲究的。排座次,是一门十分微妙的学问。谁先谁后,都要准确地反映出其社会的地位高下差别。有人说,这种现象的根源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尊卑有序"的礼教传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