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王令的《竹赋》和《藏芝赋》
-
作者:彭深川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欧阳修 诗经 汉唐 典故 文集 立德 扬州 先秦文体
-
描述:《藏芝赋》是他短短
-
试论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
作者:邓莹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哲学 北宋词 随缘任运 苏轼 王安石 人生哲学 自然天成 情感体验 艺术思维 黄庭坚
-
描述: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沉沦。只是从来认识
-
两宋杂剧新说
-
作者:戴不凡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杂剧 宋杂剧 南宋 北宋 戏曲演员 王安石 戏剧演出 大曲 艺术形式 杂剧演出
-
描述:今年2月18日,是著名戏曲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戴不凡先生逝世十周年。有关单位在其故乡浙江建德县召开了戴不凡学术研讨会,贺敬之等同志题了辞。这里发表他生前的一篇遗稿,以志纪念。
-
“性无善恶论”历史过程述评
-
作者:徐北东 崔文臣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思想 人性理论 人性问题 龚自珍 自然属性 人性论 王安石 人性善恶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
描述:"性无善恶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性理论派别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有益探索,论述了它在趋于合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同时,对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给以正确的评价。
-
论杜甫的咏画诗
-
作者:胡守仁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画马 画人 王安石 人物画 丈人 盛衰之感 玄宗 黄庭坚 水障
-
描述:水等。但人则附于山水画或松画之中,也有兼画人马的。先论述咏画鹰,共有三篇,其一为《画鹰》:
-
李觏的“礼”
-
作者:付胜国 罗伽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礼” 礼论 王安石 庶人 平土 封建统治 土地兼并 法制 总体范畴
-
描述:礼”的
-
欧、王散文风格之浅议
-
作者:洪本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志铭 欧阳修 高若讷 校理 王二 学士 侬智高 字元 军事
-
描述:,称宝臣为“吾僚也,方吾少时,辅我以仁义者”。《祭丁元珍学士文》又称“微吾元珍,我始弗殖”。为同一个好朋友都写了墓志与祭文,这对欧、王二人来说,是少见的。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题材与体裁完全相同的作品,可以通过比较,来看看两位散文大师的风格究竟有怎样的不同。
-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杜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
-
过扬州
-
作者:黎焕颐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史可法 明朝 历史 王安石 二十四桥 衣冠 李商隐 文章 瘦西湖
-
描述:~~
-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曾巩《醒心亭记》赏析
-
作者:杨满忠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曾巩 唐宋散文 滁州 王安石 四大家 韩愈 游记散文 秦观
-
描述:,约六艺而成章。挽天河而一泻兮,物应手而华昌。正经纬乎终古兮,酿维斗而昭然。”其为人也,惇大直方,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