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02)
报纸(127)
图书(122)
学位论文(84)
会议论文(4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35)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13)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85)
2011(116)
2010(95)
2008(109)
2002(37)
1995(26)
1985(34)
1983(33)
1960(11)
1936(13)
按来源分组
文汇报(8)
健康报(8)
中国医院管理(2)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华冈社科学报(1)
河南医学情报(1)
人民画报(1)
光明日报出版社(1)
河南科技(1)
礼玉刍议
作者:张明华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代玉器  周礼  新石器时代  历史时期  良渚文化  制作工具  中华民族  技术发明  用途  十三经 
描述:玉器,是唯一伴随中华民族整个历史时期至今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始,一直沿用了近万年。先因打制工艺粗糙未显其特殊而与石头同被制作工具;后因磨制技术发明凸显其
文化这股软力量
作者:魏得胜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软力量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  周朝  周礼  主持人  司仪  大臣  曲率  儒家 
描述:家,现在则叫司仪。不同的是,司仪主持不
从逨鼎铭文谈起
作者:屠凯  来源:清华法治论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铭文  章学诚  传世文献  周礼  二重证据法  孔子  鉴定结论  科学方法  中国文明 
描述:中国文明之历史绵长、载籍丰富为举世所公认,但一般而言,世人重视传世文献较出土文献为多。近世所谓"科学方法"传入东土后,海宁王静安先生遂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勘方能得到比较确实的结论,此说已为学界广泛接受。譬如法庭取证,如能以书证附以物证或鉴定结论,自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周礼》中的内部控制探析——兼议内部控制产生
作者: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内部控制  古代内部控制  现代内部控制 
描述:,以企业内部控制为主。
周礼》中的内部控制探析:兼议内部控制产生
作者: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 部控制课题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以企业内部控制为主。
周礼·考工记》乐钟词语系统
作者:李亚明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打击乐器  乐钟  词语关系 
描述:考工记》乐钟词语系统的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三大特征,提出《考工记》乐钟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周礼注疏》引《尔雅》郑玄注辨析
作者:陈东辉 彭喜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尔雅》  周礼注疏》  《文耀钩》 
描述:的态度当是阙疑。
中国古代国土规划思想、理论、方法的辉煌篇章:《周礼》建国制
作者:张慧 王其亨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国制度  生态  资源  环境容量 
描述:土之法等。同时,对相关的官制、田制、邑制及土地分配办法等作了详细分析.并强调指出环境容量是指导国土规划的核心。
论《周礼·考工记》玉器词语系统的特征
作者:李亚明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玉器  词语系统 
描述: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