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8)
报纸(28)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1(10)
2006(4)
2003(3)
2000(2)
1999(5)
1997(4)
1992(2)
1988(2)
1984(1)
按来源分组
当代经济(2)
出版发行研究(2)
美术杂志(1)
上海证券报(1)
学会(1)
上海金融(1)
科学社会主义(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
人民铁道报(1)
学习光荣传统 做好出版工作──在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六十周
作者:宋木文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光荣传统  座谈会  王益  思想品格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图书发行工作  出版事业  体制改革  基本思路 
描述:学习光荣传统做好出版工作──在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宋木文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60周年座谈会现在开始。王益同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是我国出版战线上的老战士、老领导。从他1935年参加生活书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
黄鹤展翅 载誉十载——武汉航空公司
作者:林之白  来源:世界产品与技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航空公司  运七飞机  波音737飞机  地方航空公司  体制改革  航线  航空运输企业  中国武汉  黄鹤  飞行员 
描述:该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初建时,人称“五无”公司,即:无资金、无飞机、无航线、无土地、无房子。面对困境.在总经理程耀坤的带领下,武航人坚持“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企
服务企业应是政府实施产业管理的主题
作者:梁永海  来源:党风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企业  政府部门  政府经济管理  产业管理  主要职能  体制改革  管理职能  公务员  确立  作风 
描述:入世”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加快服务职能的确立和服务功能的完善。
新型城镇化应是改革战略
作者:蔡洪滨  来源:中国产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镇化模式  改革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  城镇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  政府命令  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 
描述:新型城镇化应当是系统改革战略,而不仅仅是增长和发展战略。应当以城镇化为契机,扭转过去政府命令和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发展打面的基础作用。这样一来,经济结构
约翰·麦克:人民币升值不应是美国集中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羽青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产权问题  百人会  中国经济  中国公司  公司董事长  美中关系  市场转型  长期投入  长期关系 
描述:约翰·麦克:人民币升值不应是美国集中关注的问题
增加民众收入应是根本国策
作者:暂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中低收入者  经济失衡  收入水平  国内消费  工作会议  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资本市场  就业机会 
描述:增加民众收入应是根本国策
华仪电器开创新风潮——访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
作者:肖吉德  来源:电气时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限公司  董事长  电器  总裁  集团  新风  中国经济  民营经济  改革开放  发展速度 
描述:型民营企业集团。陈道荣和妻子育有两儿一女。最推崇的人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千秋论英雄──透视二十世纪中国民企十位风云人物
作者:许强  来源:市场经济导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吴炳新  二十世纪  中国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史玉柱  刘永好  中国经济  鲁冠球  资本运营 
描述:千秋论英雄──透视二十世纪中国民企十位风云人物
中国制造应是策略中国经营才是战略
作者:刘瑞旗  来源: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制造  经营能力  中国经济  消费者心理  战略  中国发展  品牌支撑  经营才能  技术  情感 
描述: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在于,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经营?只有中国经营才能富强中国,才是中国发展的战略。
过年啦!
作者:史海威 张传奇  来源:报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性格  中国经济  王安石  思维定势  中华民族  感觉  农耕社会  古人  城市化  汽车超载 
描述:《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像春节这样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回家"自然成了国人心目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虽说年年回家,但每次的感受和心情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