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60)
报纸(1610)
学位论文(64)
图书(45)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90)
地方文献 (124)
地方风物 (41)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12)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1452)
2013(172)
2012(207)
2010(224)
2007(143)
2006(139)
2000(48)
1995(72)
1984(46)
1982(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1)
党风与廉政(3)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廉政瞭望(2)
京郊日报(2)
青年文摘·红版(2)
新华文摘(1)
红蕾·快乐读写(中旬)(1)
中学生阅读与作文(1)
青年文摘(1)
文人幽默“谢客”
作者:林来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风趣  文学创作  端木蕻良  现代作家  广西桂林  大熊猫  写作者  告示  刘绍棠  年代 
描述:现代作家端木蕻良,上世纪40年代家住在广西桂林的时候,孜孜以求于文学创作,苦于登门拜访者太多,于是便作了一首,作为"告示"贴在门上:"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欲到西厢
家语”的审美
作者:吕进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西方文学家  审美  言说方式  “借用”  交际功能  抒情功能  王安石 
描述:的讲话”。
多姿多彩趣味
作者:辛薇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回文诗  何香凝  趣味  黄鹤楼  醉梦  题画  文化  登山  王安石 
描述:剥皮剥皮是指套用前人名诗并赋予新意的仿拟之作。唐朝诗人崔颢的名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集句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重新组合  北宋  桃溪  晚年  采用  唐代  杜甫  阳宅  韩愈 
描述:集句是采用前人的诗句,重新组合成,并表现出另一个新的意境。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喜用此体。如他的《招叶致远》:山桃溪杏两三栽,
寺庙里的“酒色财气
作者:华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相国寺  宋代  文豪  交友  高僧  王安石  和尚  寺庙  皇帝 
描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逢庙必进,而且喜欢与大德高僧交友切磋。相传,有一天苏东坡与相国寺佛印和尚对饮,酒兴起,和尚即兴挥毫一
几道的涉酒词
作者:曹柯新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酒词  美好生活  情感  回忆  人生感  个性  黄庭坚  爱情  字里行间 
描述:感伤怀旧的特点.历代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小词"伤心"、"苦情"的特点,并有颇多论述.
“黄鹤才子”展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市青少年宫玻璃长廊上,家长带着孩子观看“邀70万孩子免费游黄鹤楼”活动获奖作品展,包括绘画、摄影、作文诗词等。 记者苗剑 摄影报道(线索提供:通讯员王娟)
《牡丹亭》下场之"集唐"
作者:刘绍颖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下场  下场  集唐  集唐  明后期  明后期  中晚唐  中晚唐 
描述:"集唐"作为明清传奇里下场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下场.通过对<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简要介绍,分析汤显祖创作时受到的明代后期文化思潮
错评咏花
作者:王云志  来源:妙笔:作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花  王安石  苏东坡  宰相 
描述: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了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咪菊的。这首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作出这样的?”
谈古代的集句
作者:朱安义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词  集杜  白居易  李商隐  李白诗  刘禹锡  韩愈  杜甫  古代 
描述:集句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集句可以抒情,状物记事,虽是用别人的现成句子,但表达的是另一种思想情感。如文天祥的集杜《思故乡》:"天地西江远,(《送崔侍御》),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