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医学三字经浅说(十七)
作者:方药中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寄生虫  病理生理  症状  李中梓  消化系  病因  危亦林  人体 
描述:也,”由于胀满本身只是一个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便人发生胀满不适,因此其所包括有的疾病相当广泛,中医认为人体各个系统病变都可以发生胀满,李某十书谓:“五脏六腑,俱有胀满,”李中梓医宗必读亦谓:“按内经之论肿胀,五脏六腑靡不有之,”于此可见胀满症状包括范围之广。兹就中医在临床上对于本症状的一般认识,仍按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结合本书原文原注,简单系统介绍如下列:
三食考(六)
作者:流沙河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米花糖  《周礼》  糯米粉  《淮南子》  《新华字典》  黄豆粉  制作方法  颗粒膨胀  食品膨化 
描述:三食考(六)
我国医院的形成及其发展之概况()
作者:张世政 曹志民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会医院  惠民  慈幼局  公元  养济院  土地兼并  医疗机构  概况  医药 
描述:。同时,辽、西夏贵族又不断侵扰,民族矛盾也尖锐化了。在这种形势下,宋神宗曾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施行变
改诗联趣谈
作者:张国良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琵琶行》  王安石  白居易  周紫芝  记载  马青  江州 
描述:据清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王安石读白居易《琵琶行》时,想对其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想了很久没有结果。于是去请教蔡天启,蔡天启说:怎么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呢?王安石连声叫绝。这两个诗句叠起来就是:
东坡悔菊花诗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词  菊花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笃.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北魏孝文帝巧用《革》卦促进迁都:《资治通鉴》所涉《易》文辑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北魏孝文帝  《革》  《易》  阴阳观  《通鉴》  《周易》  变法改革  封建社会  平城 
描述:中时迁都洛阳记叙尤详.本文拟对孝文帝利用《周易》革卦排除迁都阻力一事略陈管见。谋略与威权并用实现迁都大计《通鉴》在记叙了孝文帝拓跋宏在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等改革措施后,即行谋划将部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但是,考虑到反对迁都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强大,不便公开提出,“乃议大幸伐齐,故以胁众。”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五月的一天召见群臣.“使大常卿王湛筮之,遇《革》。”孝文帝高兴地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①朝臣部不敢说话,只有任城王拓跋澄仗着是皇帝的叔父,位尊权重,敢于廷争面折,因而提出反驳c退朝后,孝文帝单独召见了拓跋澄,首先解释了在朝堂上厉声作色的缘故:“明堂之事,恐入人竟言,记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让拓跋浪消了气,接着就开诚布公地说出了迁都的想法:“今日之...
要从古代编史修志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关于借鉴《资治通鉴》的几
作者:秦光汉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洛阳  反对  北宋  王安石  历史经验  新法  任期 
描述: 司马光作为历史名臣,他继承儒家的传统思想,从前代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治国安邦的理论。司马光在任期间,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新法,因循守旧,对于挽救北宋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是,在他闲居洛阳“独乐园”的15年中,却做了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这
析洞山禅法()
作者:企愚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曹洞宗 
描述:析洞山禅法()
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难
作者:何平江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难
写《牡丹亭》完构“书立方”
作者:尹春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写《牡丹亭》完构“书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