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学研究中“古为帮用”的突出一例——评“四人帮”对《宣和
作者:王祖献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宣和遗事  评论  农民起义  作品  法家  地主阶级  儒法  斗争 
描述:宣扬投降主义”的帽子,进行全盘否定。作恶文苑,贻害不浅。他们对于《宣和遗事》(以下简称《遗事》)的“评论”,就是突出的一例。
尚留爱在人间(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
作者:石凌鹤  来源:争鸣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尚留爱在人间(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
南宋谢枋得印收藏鉴定记事
作者:谢天锡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枋得  收藏鉴定  周亮工  叠山精神  谢氏  周氏  存在伪造  文物鉴定  民族英雄  遗物 
描述:南宋谢枋得印收藏鉴定记事
斯人已随黄鹤去尚大爱满人间
作者:陈敏  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学界  济南  裘老  生平简介 
描述:爱戴.
苏轼12次至润州事迹系年考
作者:乔长富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润州  金山寺  诗词  事迹 
描述:按照年代先后,考苏轼12次至润州的时间、经过及相关作品等,辨析某些说法之是非.
岂只言情 亦在志——《牡丹亭》创作主旨新探
作者:赖晓东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  言情      创作主旨  创作主旨 
描述:本文主要从《牡丹亭》中杜宝形象的意义和戏剧文本结构分析入手 ,认为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发生渐变性的偏移 ,从而导致传奇结构上双线平行发展 ,思想及作品主旨出现双重性。同时指出明代中叶传奇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双重理念和当时文人心态在情爱上张扬个性而政治上恪守传统的二重变奏的现象。
晏殊《类要》文本及其学术价值考
作者:唐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类要  类要  晏殊  晏殊  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 
描述:本文通过对《类要》传本的分析,认为《类要》三十七卷本系出于南宋人的重编,体现了重编者的意图。同时揭示了《类要》所保存的已佚文献与当代学术研究的密切关系,以此阐述了晏殊《类要》的重要文献价值。
吕南公及其《灌园集》考
作者:施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吕南公  灌园集  灌园集  交游  交游  文献整理  文献整理 
描述:所取得的成就、文献情况、学术研究情况等立体地呈现出来,以便能够更加了解吕南公,有利于对他进一步的研究。
黄鹤-4.5型水田耕整机的适应性
作者:谢长慧 孙海滨 邓东林  来源:中国农机化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鹤-4.5型水田耕整机的适应性
吕祖谦、陈亮通讯考
作者:周梦江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亮  吕祖谦  吕氏  别集  吕东莱  朱熹  陈傅良    陆九渊  学术思想 
描述:”而吕祖谦也向陈亮面诵春秋末期郑国最有势力的贵族子皮(名虎)对子产所说的话:“虎帅(通率)以听,谁敢违子。”他们俩人来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