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澄的诗(12首)
-
作者:胡澄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生命 蚂蚁 凝视 粉末 疼痛 炸弹 东西 生物制造 无线电波
-
描述:我的脸颊 ——他们秘密地改写着我的生命和命运 晨光 薄曙 渐渐稀释的烟灰色 浓云中展开金色的扇子 光的流苏披挂山谷 我是夜里凝结的冰 溶—— 溶入这透亮、苏醒 鸟鸣、涧水和它不知所以的流淌 假如我…… 假如我的生命 像圆柱形的蜂巢 每个蜂眼都向远方敞开 万千蜜蜂在忙碌 它们不但采蜜还给我带来世界的消息 假如我不那么迟钝和自封 神啊我将听见最小的蚂蚁 它那深沉的欢笑和哭泣 我将不会自以为是 犯下弥天大罪而终不醒悟 领受 有些东西从前世寄来 像一个快递 有些从前年、去年和昨天以及上一刻钟 所有来到我命运里的东西 我都签名领受 你既往的生命 ——和扶桑 你既往的生命 飞离而去的 在你上空 雨一样倾酒 粉末一样倾洒 你既往的生命 那飞离而去的 又在你的身上叠加 那落在我命运中的炸弹 那落在我的命运中的炸弹 再也不能引爆 它像一个过期失效的水雷 漂在我的河上 与我的船一起 漂向蔚蓝色的远海 有一些炸弹落在虚空中 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能将虚空炸得粉碎 那受伤的地方 那受伤的地方 仿佛被你的吊钩 钩去了一块肉 仔细凝视 才知道它原本是我的一个窟窿 现在像一个泥水匠那样 我细心地修补自己 我是那样的漏洞百出 仿佛神的手指随便捏出的半成品 ——一个粗陋的外壳有待苦难来填充、完成 碎片 从期望的完美中脱落的碎屑 飞镖般击向我 玫瑰花瓣 像刀片切入心 而在祈祷中 在我的头转向太阳之际 它们偏离了 从耳侧飞了过去 坠入黑暗和虚无 戈壁滩 像一头蛰伏的巨大的棕毛兽 它的皮毛已经燃尽 留下一些残余的烟缕 和隐隐的焦痕 而它不能滚动 为了背上的蜥蜴、甲虫和骆驼草…… 它必须隐忍 或许有一座反向生长的丛林 要等千年、万年之久 才能破土而出 疼痛 我的躯壳 像风化了的岩石 一只手直接伸过来 捏住心 或者用一根电线缠绕 通电听见嘶嘶声 有时候我知道它们因何而来 有时不知道 我惟一能做的就是颂祷 不停地颂祷 直至手或线团松开 直至心变小 近于零 或者无限大 不着边际 或者完全变成粉末 归于尘土 ——这是我自己研习的脱离疼痛的伸缩法 但我知道疼痛依然存在 某些时刻 它们依然如百脚虫爪般抓住我 晚诵 患羊癫风的鬼魂 被另一些鬼魂火速抬往寺庙 吸血鬼在墙根乞求: “佛啊,铲除我的嗜血成性” 发动机般颤抖不止的灵魂乞求: “佛啊,切断我的电源” 一段经文像一根树枝 搭建的桥 它们蚂蚁般爬过来 蚂蚁般忙碌的众生啊 请搭乘一句经文的清凉 在夜间安歇 临死 将母亲抱到椅子上 庭园里坐满了人 八月的乡村夜晚 星群像低垂的葡萄串 房前的玉米叶子摩挲着 像是相互抓痒痒 母亲说:“空中有许多七仙女。
-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和
-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
-
李浩的诗
-
作者:李浩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吱吱嘎嘎地响着。他往前走,走进了 另一间白色的大房子,和门。
-
徐芳的诗(5首)
-
作者:徐芳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好 而笑容渐渐变大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观凤凰台报道白先勇先生致力振兴昆曲事
-
作者:张结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凤凰台 昆曲 牡丹亭
-
描述:红氍毹梦认前生,乃父曾拥卅万兵。六十年间恩怨泯,此身却献牡丹亭。
-
“画中人”型故事探析
-
作者:臧卢璐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类型 画中人 牡丹亭
-
描述:"画中人"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类型,讲述被绘在画中的女子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走出画像,与凡间的男子喜结连理,表达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探讨《牡丹亭》里的画中人
-
梧桐深处
-
作者:邹小晏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梧桐 牡丹亭 吟诵
-
描述:昨天,我们手牵手 在昆曲里散步 梧桐深处光影婆娑 婉转娥眉春如许…… 我们都有些恍惚,看着牡丹亭中的自己 步入梦境 这时候最适合相爱 轻轻地吟诵诗句 眉目传情 生死契阔 指尖莲花在被遗忘的时光中睡醒
-
冯咏《江西诗派论》及其对江西诗派内涵的解读
-
作者:邱美琼 王晶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咏 《江西诗派论》 诗学传承 政治与学术 地域
-
描述: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
延祐“雅正”诗坛与虞集的诗学思想
-
作者:周海涛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祐 虞集 宗唐复古 雅正 旁观者心态
-
描述:人心态之纠结、诗学思想之复杂。这种尴尬,也预示着诗坛即将发生的另一种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