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68)
报纸(335)
图书(162)
学位论文(102)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19)
地方文献 (309)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258)
2013(137)
2011(218)
2010(189)
1999(42)
1998(53)
1982(32)
1960(13)
1904(3)
1887(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1)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国酒(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勘误
作者:暂无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篡改  栏目  刘歆  周礼  正文  勘误  原文  窜改  读者 
描述:本刊2013年第5期"咬文嚼字"栏目中,正文第二段"例如:《左传》和《周礼》的原文据说被刘歆篡改过"一句,"篡改"一词有误,应为"窜改"。特此更正。在此向广大读者表示诚挚歉意。
《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正误(一)
作者:王宣标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艺文志  著录  明史  点校本  千顷堂书目  梅鼎祚  黄虞稷  徐乾学  中华书局 
描述:《千顷堂书目》卷二:"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字士龙,
揭开中国“屦”的神秘面纱
作者:全岳  来源:西部皮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内涵  成语  现代人  周礼  神秘  中国  文献典籍  西周  典故 
描述:儒家大典之《周礼》说“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絇、素屦、葛屦。辨别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这是最早记载有关“屦”的典籍,最早完整记载中国鞋
澳门中医药界代表团访问世界中联秘书处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药领域  澳门  秘书处  交流与合作  科技合作  代表团  发展情况  科技大学  世界  周礼 
描述:的发展情况。双方就推动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开了探讨。最后,周礼杲教授向李秘书长发出访问澳门的热情邀请,并赠送礼物。
礼俗:社会组织的粘结剂
作者:王学泰  来源:读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传统礼俗  财政收入  山西  十九世纪  总收入  十三年  周礼  村社  嘉道年间 
描述:。明清还各有一个大财政包袱,明代是宗室,清代是旗人,他们要靠朝廷养着,每年都得数百万两银子打发。明清中叶之后还都面临内忧外患和
“五谷”指哪几谷
作者:高以琨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谷  粮食作物  王逸注  楚辞  我国古代  周礼  天官  孟子  高粱  赵岐 
描述:"五谷",古代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周礼·天官·疾医》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楚辞·大招》载:"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
又是一年中秋时
作者:李海燕  来源:吉林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文人学士  传统节日  月饼  礼制  展形  周礼  祭日  习俗  流水 
描述: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
“章”字应是“音“”十”章
作者:刘绍义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音乐  引申义  会意字  同音字  郑玄注  姓氏  本义  说明  周礼 
描述:"的本义并非如此。《说文解字》曰:"竟,乐曲尽为竟。"《周礼》说:"凡乐成则告备。"汉·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这说明,"乐曲终了"才是"竟"。
至尊至贵之“舃”
作者:全岳  来源:西部皮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隶主  礼仪制度  形制  宣王中兴  封建社会  祭祀  周公旦  身份  周礼  象征 
描述:也是对各种鞋的通称,就像今天的"鞋"字是各种鞋类的通称一样。然而,有一种被称作"舃"的鞋,虽同在一个"屦"时代,却不能涵盖于"屦"字之中,只能称之为"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儒家大典之《周礼
青铜菱形雷纹簠(战国)
作者:李文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祭祀  菱形  上图  西周  制作  周礼  王后  春秋  铭文 
描述:形雷纹,一侧口沿上刻有铭文"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是专为楚国王后六室制作的重要礼器,其造型规整,制作考究,纹饰精美细腻,对了解战国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