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上)
-
作者:林舒俐 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出版社 马萨诸塞州 明清时期 戏曲研究 哈佛大学 牡丹亭 目录 传统戏剧 论文集
-
描述:凡例1.著录时限:1998年—2008年。以论著正式发表或出版时间为准。2.著录内容:仅限用英文写作的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论著,酌情收录研究内容关涉古今、兼综中外的论著。凡是专门研究中国现当代
-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
作者:张树明 王蕾 蒋振频 郭国林 刘金枝 安伟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研究意义 铀矿床 相山
-
描述: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为13.73wt%和11.62wt%,密度为0.86g/cm3和0.87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为13.45wt%和7.95wt%,密度为0.91g/cm3和0.79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m和550m,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为578m和537m,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是930m和950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m、190~240m、727~902m之间。
-
汉唐乐史图像研究的多元文化视角
-
作者:李荣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汉唐乐史 金石学 考古学 图像学 艺术学
-
描述:术研究,力求在精神上返回到汉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重新体验、感受和重构汉唐时代的乐史文化形态,进而从更加深入的层面探讨各种艺术形态形成和发展衍变的基本规律。
-
陈自明论治闭经特色及用药规律研究
-
作者:韩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自明 闭经 《妇人大全良方》 用药规律
-
描述:: 第一部分:总结和归纳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论治闭经的特色,探求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医著中有关闭经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研究陈自明治疗闭经的学术思想渊源以及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继承
-
网络时政论坛中舆论领袖的印象管理研究
-
作者:朱艳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时政论坛 舆论领袖 中日论坛 白云黄鹤 印象管理
-
描述: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策略和行为效果;最后对比不同群体和不同政治派别的舆论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策略和行为效果的异同。 研究发现: 1、网络时政论坛中舆论领袖的印象管理的动机有价值理性式和目的理性式
-
刘绍武三部六病学说思想研究
-
作者:李建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刘绍武 三部六病学说 辨证论治 协调疗法
-
描述:文的辨证思维框架。进一步了解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成果。 3.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医的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 4.学习有关三部六病学说涉及的哲学问题,如周易的‚三才之道
-
《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
-
作者:钱慧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正义》 名物 名物训诂
-
描述:献与文献之间循环操作的模式,将名物研究推进到现代名物学研究的阶段。孙诒让《周礼正义》正是产生于这学术研究新旧交替之际,在中国名物训诂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达到了传统名物训诂的高峰并对现代的名物学
-
中古入声字在广平方言中的读音研究
-
作者:刘秀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平方言 入声 舒化 文白读 舒声促化
-
描述:相关的文白读现象,舒声促化现象等。论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首先介绍了广平概况,包括地理状况、历史沿革和方言特点;其次简要总结了晋语研究成果,包括早期晋语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晋语研究
-
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
-
作者:毕益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蒙特威尔第 《牡丹亭》 《奥菲欧》 对比研究
-
描述:的舞台表演特点,对两位大家及其两部巨作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能够让我们看清两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
-
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病创新性理论体系研究
-
作者:孙丽平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中医学家 哮喘/诊断 儿科病证 理论研究 儿童
-
描述:分析王烈教授关于小儿哮喘三种创新性理论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与中医理论基础。通过临床资料探讨其在预防哮喘病发病、减少复发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指出上述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一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