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85)
报纸(805)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58)
地方文献 (51)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19)
2011(524)
2009(449)
2008(392)
2007(373)
2006(322)
2004(221)
2001(223)
2000(149)
1992(9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5)
抚州师专学报(66)
成才之路(7)
明清小说研究(3)
菏泽学院学报(2)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新故事(1)
水浒争鸣(1)
是非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方圆法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是非  中国历史  革命导师  工人政党  改革开放  改革家  改革派 
描述:以后,我们的教科书上的王安石自然也是一个光荣的伟大形象,既配得上革命导师的考语,又符合现实的需要。
王安石的新年
作者:张宏宇  来源:前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年  政治理想  熙宁变法  桃符  吟诵  爆竹  白描  表达  保守 
描述: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宋朝的新年里,他用自己美好的心愿,抒发了革故鼎新的政治理想,表达了自己执政变法的理念。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他的诗文颇多揭露时弊
王安石的私生活
作者:岑燮钧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既得利益集团  私生活  改革  总设计师  宋朝  宰相  司马光  事业  宋史 
描述:一个大文人,一旦当了领导,便免不了被人诟病。王安石当的是总理级的大官,又推行了改革,不被文人扎堆的宋朝骂死也难啊──毕竟他是改革事业的总设计师。说到底,改革革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命,那谁不痛
言行不一的王安石
作者:肖明舒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言行  《伤仲永》  孩子成长  先天素质  名篇  文章  教育 
描述:很多人读过他的名篇《伤仲永》,文章告诫人们:孩子成长,先天素质固然重要,但能否成才,关键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指导别人头头是道的王安石,轮到自己教子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溺爱儿子的父亲。
王安石对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灯谜  唐宋八大家  字谜  政治家  文学家  北宋  游戏  典范  谜语 
描述:北宋王安石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十分喜好灯谜游戏,曾专著《字说》。他所作灯谜:"目字加两点,莫当贝("贝"字繁为"貝")字猜;只字欠两点,莫当口字猜。打二字
王安石签字
作者:王宝琪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签字  签字  急性子  急性子  宰相  宰相  文件  文件  中间画  中间画  命令  命令  宋朝  宋朝  团聚  团聚  唐代  唐代 
描述:宋朝的王安石是个急性子,我们从他的《泊船瓜洲》诗中就能体会到。这首诗是诗人一次辞去宰相后返乡,路过瓜洲时写下的。眼看就要与江宁(今南京)的亲人团聚了,还按捺不住写下
《自题〈周礼政要〉八绝句》探析
作者:施春晖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政要  八绝句  变法 
描述:《周礼政要》是孙诒让撰写的上清政府的条陈,附有八绝句作为跋尾。本文主要通过对《自题〈周礼政要〉八绝句》字、词、句的具体解释,阐析其表达的主要思想,揭示其如何传达《周礼政要》的主旨。
百步应是每分钟百步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百步应是每分钟百步
身背琵琶四乡
作者:蒋云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弹  沈凤喜  姻缘  演员  茶馆  工农兵  听众  剧团  文艺工作者  舞台 
描述:自从去年十一月份苏州广播电台播送了我的长篇评弹《啼笑姻缘》之后,我就陆续不断地收到了各地听众好几百封来信。这些信的内容都是热情洋溢的赞扬,期望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桐乡卜院有一位听众接连写了二十多封信,恳切的邀请我去卜院演出,他说: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听众
阜成门,煤车的西大门
作者:花信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门  煤车  防御系统  《周礼》  明朝  城门 
描述:明朝正统时期整修了京城城门,使之成为一套军事防御系统,牢牢镇守京师的西大门,并将其原名平则门改为阜成门。“阜成”一词出自《周礼》:“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意在彰显明朝统治者君lI缶天下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