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37)
报纸(2064)
学位论文(126)
图书(94)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54)
历史名人 (1087)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5)
2012(601)
2010(505)
2009(449)
2008(505)
2007(318)
2006(176)
2005(163)
2004(121)
1986(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4)
中国文化报(62)
文艺报(23)
中华戏曲(16)
文艺研究(16)
群文天地(7)
北方文学(下半月)(3)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
中华家教(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牡丹亭》“何知州”小考
作者:黄岩柏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州  监察御史  永乐  江陵  牡丹亭  谐音  小考  评价历史人物  丫环  鸟声 
描述: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我们今天读起来,容易看作与“河之洲”随便谐音以达调笑目的而已;谐音调笑,这固然对,却易使我们由不难解释而忽略了考察。原来“何知州”是当时一位“知名度”颇高的“烈士”,《明史》卷154:何忠,字廷臣,江陵人。由进士为监察御史。廉慎,人莫敢干以私。永乐中,三殿灾,言事
也论《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
作者:汪芳启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悲喜剧  喜剧性  喜剧因素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作品  悲剧精神  柳梦梅 
描述:对《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的认定,是近年来《牡丹亭》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均未收《牡丹亭》,于是,有人不解,为什么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未能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作者:梅溪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幸福生活  个性解放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社会意义  封建社会  作者  理想  性格 
描述:幸福生活为中心内容的个性解放的理想;而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异同
作者:孙艳丽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故事  莎士比亚  人物形象  柳梦梅  情节  主题  封建礼教 
描述:、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诸方面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而细致分析作家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能使我们对中西文化、历史环境的差异在艺
牡丹亭前忆盛会
作者:李友斌  来源:中国钨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钨业  牡丹亭  西华山钨矿  重要讲话  钨矿山  副总理  积极进取  钨精矿  南昌  国务院 
描述:15年前,全国第一次钨业科技工作会议在我国最早发现的钨矿,并有世界钨都之称的大余西华山钨矿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书写的振兴钨业四个大字,至今仍屹立在南昌公司的办公楼楼口,无时不在鼓舞和激励着我国钨矿最大生产基地的广大职工为振兴钨业而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日常中的“牡丹亭
作者:黄沾衣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静物画  绘画作品  日常生活  绘画主题  抒情色彩  艺术家  叙事性  生活中  情感 
描述:在静物画中,阎平赋予其同等的生命张扬;而在她的系列绘画主题中,则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叙事性架构和用力突出的抒情色彩。阎平以日常状态进入绘画,她的绘画题材看似毫无惊奇,甚至更为尽力地日常化。欣赏她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静物、母与子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小
汤显祖与南安牡丹亭
作者:彭承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南安  牡丹亭  申时行  杜丽娘  江西省大余县  明万历  广东徐闻  场景设置 
描述:汤显祖,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大戏曲家、文学家,列宁称颂他为“东方莎士比亚”。其代表作“临川四梦”中尤其以取材于南安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牡丹亭的故事写的《牡丹亭还魂记》最为著名。$$明万历十九年
《西湖二集》与《牡丹亭
作者:中文系89级学生 陈皆平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继承关系  明末清初  明清之际  四十年  明代社会  汤显祖  西湖  司命  封建时代 
描述:《西湖二集》是明末的拟话本小说,在其中不少地方出现《牡丹亭》的曲文、宾白和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西湖二集》的作者周揖与汤显祖在思想上颇有相通之处。这一现象说明《牡丹亭》进步的反封建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结构之比较
作者:谢裕忠 郑松锟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线索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英国  戏剧理论  古典主义  中国戏曲 
描述:一、时间、空间、情节我们认为,不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或是《牡丹亭》,都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三一律”的框框,在时间、空间、情节安排上,都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读《牡丹亭·惊梦》
作者:李真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大复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柳梦梅  娄江  贵族女子  尽意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