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63)
期刊文章(2186)
学位论文(541)
图书(195)
会议论文(8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20)
地方文献 (209)
地方风物 (129)
非遗保护 (89)
红色文化 (60)
才乡教育 (32)
宗教集要 (21)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4(1314)
2010(337)
2008(252)
2005(125)
2004(114)
2003(110)
2001(82)
2000(59)
1999(55)
1997(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7)
书法赏评(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海峡文艺出版社(4)
书画艺术(4)
书法丛刊(3)
书法研究(2)
中国书画报(2)
小学语文教师(1)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
《周礼》故书研究
作者:王重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书  今书  异文  版本 
描述:《周礼》故书研究
熙宁兴学研究
作者:吴小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兴学  熙丰变法  中国古代教育 
描述:北宋中期,在王安石主导和宋神宗支持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兴学”。这一次兴学运动在熙丰变法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它在教育制度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也对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教育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熙宁兴学”的方方面面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诗经新义》研究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隆平集》研究
作者:熊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隆平集》  曾巩  《五朝国史》 
描述:作者,虽然近代文史大师余嘉锡先生对《四库提要》之说进行了有力的辩驳,但并未在学术界形成定论。本文上篇在余嘉锡先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论据,证实《隆平集》确为曾巩所作。本文下篇为本书研究
江淮官话入声研究
作者:石绍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入声  声调类型  韵母类型  韵尾  入声舒化  北部吴语 
描述:讨论了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以及南部与其他方言交织分布的状况。总结了前人对江淮官话、特别是对江淮官话入声的研究,分析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尚存的不足。第二章,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简单描写比较了江淮
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
作者:陈明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学思想  特点  启示 
描述:,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已有关于陆九渊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做出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空缺之点。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本文认为陆九渊教学思想的产生是南宋社会复杂矛盾
《四部正讹》研究
作者:李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四部正讹》  胡应麟  辨伪 
描述:皆有对《四部正讹》的研究,但都疏于对其辨伪思想的说明。而思想指导实践,胡应麟能有前人所不及的辨伪成就,当是有正确辨伪思想指导的结果。笔者认为“求真”的辨伪思想,不仅产生了正确的辨伪态度保障着辨伪工作
《秦边纪略》研究
作者:李毅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边纪略》  梁份 
描述:,转而希望做些实事,以利苍生济后世。梁份“经世致用”思想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噶尔丹的深入研究。梁份对噶尔丹及准噶尔部威胁的觉察早于清廷,洞察程度远在清廷之上,对准关系发展趋向具有远见卓识。梁份撰《秦边纪
王安石与佛教关系研究
作者:邱海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  佛学知识  儒学 
描述:来看他与佛教的关系并非一句简单的界定所能描述的。所以笔者首先从王安石的佛教背景入手来分析王安石的佛教因缘、佛教态度、佛教知识,为了行文方便将其佛教态度分成三个时间段加以解构。清晰认识王安石的佛教态度,理清王安石与佛教之关系,正确认识王安石思想的佛儒关系,也是文章所旨。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非本文所能,若能为上述问题的解释乃至解决开辟一扇窗口,则不枉此作矣。
王安石的义利观研究
作者:欧阳辉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当代价值 
描述: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地域,就是同一阶级不同的政治集团其义利观也往往不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许多思想家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安石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代表。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义利观十分重要但是又常常被人所忽视。王安石的义利观是北宋社会现实的产物。中唐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实物地租为主的经济形态被劳役地租所代替,这使得宋代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身依附和等级秩序比以前各代都有所松动,部分劳动者从封建土地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因此,宋代出现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实利”伦理精神得到了凸显,“利”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同时,宋朝又是一个文强武弱,不断被外族政权凌辱直至被外族灭亡的朝代,它的政治特点是积贫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