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由“不怕先生怕后生”所想到的
作者:徐纯银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古文运动  北宋  王安石  登封县  文学家  文章内容  苏轼  唐宋  写作 
描述:生,而是怕后生呀!"欧阳老先生的敬业和治文精神,实在令人可钦可叹。按说,他早年就以文章闻名天下,凭文章和韬略又做了大官,而且还有一批像苏轼、王安石这样的名人做门生,这样的"资历"哪个可比?凭他的才学提笔成文,出口
发现共同点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优等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课堂气氛  慈禧  恺撒  历史课  王安石  问道  孙中山  欧阳修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论文同诗
作者:游任逵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叶梦得  宋诗纪事  欧阳修  乐府诗  宋诗钞  三十年  熙宁  墓志铭 
描述:事》把他排在王令(1032—1059)之后, 《宋诗精华录》把他排在张耒(1052—1112)之后。我们不能说这些诗选的编者全无时间观念,但他们把文同的位置随便拉后,至少说明对文同的生平和创作不甚了然。《四库提要》(卷一百五十三)评文同的诗“驰骤于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晁(无咎1053—1110)、张(耒)之间,未尝不颉颃上下也”。这四家晚于文同二十七年到三十五年,严格点说,也是错误的。
如何进一步“挖掘”材料
作者:张志先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挖掘  高考作文  材料  多维解读  高中生  欧阳修  积累  王安石  韩愈 
描述:挖掘材料的前提是占有材料,否则挖掘便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要占有材料,就需要积累。可是,对于早六晚十的高中生来说,积累一词又显得如此沉重。那么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些同学不是拿着智慧背囊,就是捧着哲理美文,自以为找到
生子当如冯道(外一篇)
作者:侯兴国  来源:黄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冯道  司马光  辛弃疾  吕惠卿  青苗法  土地兼并  欧阳修  曹操  文官集团 
描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欲将沉醉换悲凉:浅谈恋情与梦景交织的晏小山词
作者:刘锋焘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恋情  词体  黄庭坚  相思  欧阳修  梦境  晏殊  自然 
描述:柳永,甚至晏殊、欧阳修等人为词体或多或少地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什么晏几道独独仍自以词体抒写恋情,而
怜我·宽我·悟我:冯、晏、欧三家词对优患的不同超越方式
作者:严雷  来源:新长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越方式  北宋前期  冯延巳  欧阳修  生活  宰相  晏殊  词人 
描述:冯延巳、晏殊、欧阳修同是生活在五代及北宋前期的词人,他们所生活的年代相去不远。更为巧合的是他们都担当过同一职务——宰相。他们也有着同样爱好一以词寄兴。身为宰相的他们,身兼要职,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责任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浅析苏轼在黄州的别样心理
作者:刘晓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黄州时期  王安石变法  政治环境  乌台诗案  恐惧心理  风流人物  理想化  江东 
描述: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认为诗人盖愈穷则愈工,这一观点被欧阳修之后的苏轼有力印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有的学者提起苏轼都钦佩他的豪放、旷达、洒脱。历代的文人墨客把苏轼理想化,苏轼
趣谈我国古代的“四”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元曲四大家  洛阳  文坛  广东佛山  王安石  欧阳修  云冈石窟  卢照邻  麦积山石窟 
描述:趣谈我国古代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