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被剥夺了辩护权的审判——读《啼笑因缘》
-
作者:张永峰 来源:天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啼笑因缘 辩护权 小说文本 张恨水 灵魂审判 典型意义 女主人公 叙述者 将军
-
描述:如,许子东认为,小说基本情节“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沉沦堕落的故事”;孔庆东认为,“《啼笑因缘》还真实地刻画出‘小市民的精神创伤’,沈凤喜家中长辈面对金钱和权势的态度,几乎与主人公一样具有强烈的典型意义”。那么,本文关注问题的是,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沉沦堕落的故事”的,其“典型意义”又是什么?一《啼笑因缘》这部小说有点不寻常,它讲了一个穷人家的姑娘背叛、抛弃富贵情郎的故事,一个灰姑娘背叛了白马王子的故事。小说中,男主人公樊家树是一个富宦子弟,父亲虽然去世,但留有一笔可观的遗产,叔叔、舅舅、表兄都在做官。他与沈凤喜遭遇的一开始,就是以大恩人的面目出现的,他资助、包养了沈凤喜及其全家,把沈凤喜从进落子馆的“堕落”之路上拉了出来,送上了高尚文明的金光大道,进学堂读书。沈凤喜从一个穷卖唱的,一下子变成一个摩登女学生...
-
十年水磨出新调:读《汤显祖论稿》
-
作者:辅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宗教意识 论稿 哲学思想 明代社会 文艺观 育德 作者 文化艺术 水磨
-
描述:,就明确提出:作为剧作家,
-
当年她匆匆走过诗坛:读徐芳
-
作者:陈学勇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适 爱情诗 校园诗 沈从文 北京大学 作者队伍 小诗 女诗人 诗歌 爱情题材
-
描述:上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活跃过一个校园诗人徐芳,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好像沉寂了。比她沉寂得更久的是另一个写诗的徐芳,曾活跃在六十年前的北京大学,不妨说她也是个校园诗人。后一个徐芳加入过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诗刊的作者队伍,风头一时。近两年来报刊上有几
-
读《痰火点雪》体会
-
作者:裘昊 楼宇舫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痰火点雪 龚居中 临证体会
-
描述:读《痰火点雪》体会
-
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适合孩子的发展:读《“满足儿童的需要”应
-
作者:陈冠楠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行为 教育行为 儿童 儿童 孩子 孩子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许卓娅 许卓娅 老师 老师 上课 上课 教室 教室
-
描述:4年前,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听许卓娅老师上课是我最大的享受,她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在课堂上说起有关幼儿的一切时,还俨然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快乐而美丽。如今我已经离开校园,幸运的是还能够经常在《学前教育》杂志上拜读到许老师的文章。
-
教师应是种花人:读《兔之眼》的感受
-
作者:徐金奎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教师 苍蝇 引导学生 学校教育 快乐 博客 著名教育家 分享 父亲
-
描述:领人们走向未来。
-
邯郸方言的舒入两读
-
作者:王锡丽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方言 舒入两读 舒化方式
-
描述:整理分析了邯郸方言老派的舒入两读,概括介绍了其中的入声音在新派的演变,归纳出邯郸方言入声舒化的两种方式,指出最主要的一种是按外方言的调类和韵母舒化。
-
听雨·读雨·赏雨
-
作者:黄松海 来源:初中生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听雨·读雨·赏雨》 黄松海
-
描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听雨的佳句,《雨中登泰山》是赏雨的精品,《雨说》是赞雨的壮丽诗篇。只要你走进雨的世界,那充满诗意的章节、灵动跳跃的风姿、情韵悠长的意境,定会让你凝神细品,遐想万千。请你调好焦距,捕捉住雨的足音,把心扉敞开,让雨的神韵走进来,用灵感的火花照亮你心中之雨!
-
《“一代斗山”虞集论》读文札记
-
作者:牛晓庆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札记 《文学评论》 论文内容 人生际遇 教育背景 创作实践 文学理论
-
描述:斗山”的卓然地位。
-
一片丹心为特区:读《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
-
作者:江平 来源:深圳史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片丹心为特区:读《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