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炉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炉 商周时代 长期保存 青铜鼎 金山寺 中国 祭祀
-
描述:用的钩香炉。四: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时至今日虽然其烹煮功能被厨具所代替,但是其祭祀、祈福功能被长期保存下来,现在在众多庙宇和祠堂中仍能看到香炉的身影。
-
曹洞宗的战争:以一名日本从军僧人的战场慰问记为中心
-
作者:一户彰晃 芦鹏 来源:日本侵华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从军僧人 南京大屠杀
-
描述:下直接目睹南京大屠杀的记录,但是从只言片语的担忧之词中,透出了一丝对南京城命运的不安。
-
诗词篇 回文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妙笔(作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诗词 金山寺 苏东坡
-
描述:苏东坡曾创作一首《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
桐城方以智与青原禅宗
-
作者:陈金凤 来源:寻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净居寺 曹洞宗 明中后期 江西 桐城 康熙 明末清初 十七年
-
描述:重振青原雄风,使之再度成为江南禅宗的重地。方以智与青原山的结合,是中国禅宗史上“名僧名山两相宜”的典型案例,考察这一案例,自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
浅析凤翔年画《水淹金山寺》的图像叙事方法
-
作者:张春霞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凤翔年画 戏曲故事画 图像叙事
-
描述:文章运用图像解析的方法,从画面结构、形象刻画两方面分析凤翔年画戏曲故事画《水淹金山寺》,总结出凤翔民间艺人利用中线、对角线经营图像位置,以突出形象特征、符合民俗审美趣味的简易造型,进行图像叙事的方法,阐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凤翔民间年画的生存之本。
-
方以智的禅学思想
-
作者: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易经 曹洞宗 晚明 Fang Yizhi 方以智 Chan Buddhism Book of Changes Tsaodong school 曹洞宗 late Ming
-
描述:方以智的禅学思想
-
双红堂藏《水漫金山寺》宗教文化底蕴分析
-
作者:陈金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漫金山寺 神魔戏 神魔斗法
-
描述:《水漫金山寺》作为一出家喻户晓的神魔斗法的打戏,本身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它具有一般神魔戏的特征,又不同于一般的神魔戏,戏中正义与邪恶的角色已在民众的期待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由佛教演绎的民间故事在这里已成为民间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演绎。
-
圆明园正觉寺天王殿遗址保护初探
-
作者:姚庆 孙连娣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明园 正觉寺 天王殿基址 保护
-
描述:正觉寺是清代圆明园遗址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皇家寺院,它布局严整、清晰,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古建筑群的历史风貌,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建筑工艺和手法,起到了实证作用。本文从正觉寺天王殿的保护入手,探究天王殿基址的原有面貌,对于推进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禅宗之一派:曹洞宗的「五位」要义
-
作者:陈荣波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禅宗之一派:曹洞宗的「五位」要义
-
『半』游金山寺
-
作者:张衍荣 来源:侨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润扬大桥 佛文化 郑板桥 古刹 游客 长江 镇江 扬州 门票
-
描述:,我不禁暗生狐疑:难道这就是向往已久的天下名刹金山寺?怎么看都不像啊!我知道,这是天下风行造假带来的心理障碍在作祟,眼前的金山寺,怎么可能是个"水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