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99)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9)
地方文献 (20)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83)
2011(490)
2010(479)
2009(429)
2003(234)
1996(219)
1994(204)
1986(162)
1979(36)
1955(9)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3)
文教资料(1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6)
青春岁月(5)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王安石其人不如其文
作者:刘文锋  来源:国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为政  长者  文学家  自卑感  宋神宗  正常  京兆尹  朝廷 
描述:有个姓王名安石的大腕,作为一位改革家,勇气可嘉,作为一位文学家,才华横溢,但人品,实在不怎么的。他在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很希望得到欧阳修的青睐。文学青年渴望得到提拔,这种心理,还算是正常的事情。不过,他在《上欧阳永叔书》之二信里写道:"某以不肖,愿趋走于先生长者之门久矣,初以疵贱,不能
邋遢宰相王安石
作者:陈甲取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宰相  个人卫生  政治家  文学家  韩琦  扬州  读书  地道 
描述:,天亮了,也不洗脸刷牙,蓬头垢面地就去上班了。
苏轼“遭遇”王安石
作者:韩闻  来源:职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苏东坡  宋代文学  翰林学士  北宋时期  冯梦龙  警世通言  宋哲宗  学识渊博 
描述:王安石,多次交手,他始存轻慢,终落羞惭。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描写了王安石为难苏学士的一些细节。
王安石写过《石钟山记》吗
作者:靳顺高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王安石  鄱阳湖  石灰岩  散文  苏轼  长江  文学  褒禅山  高中 
描述:2011年第10期《人民文学》刊有一篇《扒火车与钟山寺》,文中说:"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记》.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看到这里很是惊讶,凡是上过高中的人都
王安石 千古第一相
作者:西江月 祁博辰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历史上  半山  日本  首相  职务  江宁  思考  二战以后 
描述: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私交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苏轼  改革派  皇帝  京城  钟山  开封  时政  仕途 
描述:干净净———王安石的警告落空了。第二年上元节,皇帝想买灯,苏东坡劝谏皇帝别浪费这种"耳目不急之玩",皇帝从善如流。苏东坡喜不自胜,就
邋遏宰相王安石
作者:陈甲取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宰相  北宋时期  个人卫生  风云人物  政治家  文学家  改革家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但就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千古风云人物,却是个地道的邋遏鬼,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年累月不漱口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人酸臭难闻,简直就是北宋版
王安石学记研究
作者:周杰 王燕来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记  立意高远  构思技巧  高度重视  文章写作  家国情怀  寄托遥深  关键环节  现实性 
描述:之兵谓之乌合。"~②政治家的家国情怀,使得王安石尤其注重文章的立意,他的学记,现实性强,寄托遥深,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在同时代人中
青苗法Ⅱ:王安石与司马光之争
作者:陈雨露 杨忠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青苗法  财富分配不均  熙宁  苏辙  西夏  不可逆  封桩  封建 
描述:就只有一个流向——封建官僚,而且过程不可逆!
改革标本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经济史  经济变革  推荐书  大学出版社  政治史  历史人文  浙江  作者  评论 
描述:推荐书《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作者吴晓波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1日王安石是中国经济史、政治史上充满了重大争议的标杆性人物。我们常常说一个历史人文不易评论,是因为他"面目不清",可王安石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