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02)
报纸(686)
学位论文(188)
图书(147)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01)
地方文献 (29)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67)
2011(532)
2010(515)
2009(457)
2006(343)
2004(226)
2001(224)
1993(124)
1975(42)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6)
抚州师专学报(79)
文学遗产(35)
文汇报(17)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中国的“牛”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少先队员(知识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  文化  中国  民族英雄  政治家  王安石  文学家  赞美 
描述:牛,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是因为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此刁钻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语文大眼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老师  三毛  欧阳修  王安石  课堂  课桌  同学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
范知府细断投毒案
作者:劳午 王维钢  来源:派出所工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投毒案  知府  《岳阳楼记》  王安石  范仲淹  永济市  宰相  文官 
描述:北宋时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他的儿子范纯仁后来也是著名的文官.做过当朝宰相.后因反对王安石.一度被贬出京。他在河中府(位于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任知府时,府衙发生过一起投毒案。
名家写作故事(三)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
《秋思》教学设计
作者:郁小风  来源:新课程研究(小学作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秋思》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故乡  王安石  明月  异乡 
描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白,故乡的人总是那样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出示
师说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周敦颐  朱子  伊尹  影响深远  理学开山  宋明理学  学术思想  太极图说  王安石 
描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亦不失于令名。(《通书》)
范式转移:宋儒新经学形態之确立
作者:楊世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王安石  人之道  宋儒  中庸  四害  儒家经典  道德性命  北宋  二程 
描述:归之于周敦颐。其实周敦颐在北宋时期影响非常小,二程与他的师承关系也令人怀疑。相反,王安石的成就和影响要大得多,在这方面的著作主
评苏东坡议贾谊
作者:周桂鈿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  用才  王安石  明君  苏东坡  王佐  改革  君主  既得利益  唐太宗 
描述:易的,议一议也很简单,真正处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能否成功,也很难说。凡事都有主客观的问题,贾谊
范仲淹全集序
作者:方健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文化研究  宋代  集序  北宋本  五十周年  理想人格  陕西  王安石  家刻本 
描述:世九百五十周年之际,刊行一部由刘琳、李勇先、王蓉贵先生合作点校整理的新版《范仲淹全集》,意义深远,十分必要。
“败亦可喜”与“意钓忘鱼”:苏轼作品中的棋与渔
作者:池泽滋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张志和  下棋  王安石  文人士大夫  宋代  初中期  全宋诗  典故  苏轼作品 
描述:巴蜀书社,1999年),诗云:睡忆建茶斟潋滟,昼思兖墨泼淋漓。可怜二物俱无有,记得南堂棋胜时。"建茶"指建州建安所产的建溪茶,宋时为贡品。"兖墨"指兖州所产的墨。这说明苏轼和文同曾对局,因输了茶墨,文同写此诗,一方面催促,一方面怀念曾跟朋友度过的快乐日子。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