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宋时期财政政策的地方差异和王安石新法
作者:金荣济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实施以后开始,中央政府也开始正式地针对这个地区扩大税收。这体现出宋代中央集权的不完全,或是另有其他的意图。换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
作者:李天雨  来源:西江月(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两座高峰——陆九渊心学和王阳明心学常常被视作一谈,这种等视很容易忽视两者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别。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作者:祁杰夫  来源:管理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戏剧 
描述: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中西戏剧各自的精彩。
北宋保甲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区域差异
作者:陈晓珊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保甲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正是对相关问题采取的对策。而在京畿地区,为了削减驻军和军费而推行保甲法,但由于当地的区位特点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围绕保甲法的推行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引发了相关讨论,反映出北宋政治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曾巩记体文风格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描述:了由奔放到徐缓,由粗豪至缜密的演变轨迹。本文在这一部分对曾巩风格转变期的记体文和曾巩风格成熟期的记体文分别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从曾巩记体文中的思想内容探究曾巩文风形成的原因。曾巩散文风格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散文的风格
作者:马茂军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文学观  散文风格 
描述:本文从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与文学观的关系入手,认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的文学观和散文风格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文学观的功利性、实用性、附庸性,散文的古奥深遂的艺术风貌和拗折劲健的特点。
晏殊词美学风格浅论
作者:张忠纲 董利伟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审美理想  美学风格  晏殊词  《珠玉词》  审美意识  主人公  艺术世界  情感形态  艺术家  艺术作品 
描述:人晏殊无疑是这一层次艺术家中的一分子。他的《珠玉词》生动而鲜明地
晏殊词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作者:阮忠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趋向  晏殊词  《破阵子》  南唐词  及时行乐  人生的有限  现实生活  柔婉风格  创作个性  创作风格 
描述:晏殊词的创作趋向及其风格
刘绍棠浩然小说语言风格的比较
作者:谢怡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语言风格  乡土文学  叙述语言  景物描写  人物语言  田园牧歌  作品  作家群  现实生活 
描述:是反映京郊农村面貌的,但又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作品是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品,美学价值凭借语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