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9)
报纸(341)
图书(66)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4)
地方文献 (323)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2(98)
2011(124)
2010(116)
2008(95)
2006(38)
2002(33)
1989(15)
1981(13)
194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
戏曲研究(8)
戏曲艺术(7)
扬子晚报(2)
中国艺术报(1)
学术问题研究(1)
集萃(1)
文澜学报(1)
十月(1)
连环画报(1)
铸“盾”大西北 兰州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所所长、高
作者:黄宝峰    来源: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从事的科研工作与战备训练紧密相连,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成果卓著却鲜为人知。 他7年如一日,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铆在工程一线,先后攻克22项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重大科研课题,有14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曾在军区机关任处长职务,因编制体制调整,平职交流到工程科
用生命铸造国防之盾兰州军区司令部某工程科研设计所所长刘衡
作者:樊永强 杨文森 李树宏  来源:科技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军旅科技英才 【人物小传】 刘衡,现任兰州军区司令部某工程科研设计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担任所长8年多来,始终在高原边防一线搞科研,先后攻克了21项部队急需的重大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先后被解放军总部和军区表彰为全军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和武器装备科技工作
两分钟让臭水能喝,对他仅算“小项目” 兰州军区某工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衡在一线部队实地调研(8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永进摄   新华社兰州电(樊永强杨文森李树宏)硝烟弥漫,演兵场一隅的污水池发出阵阵恶臭。一辆野战供水车快速驶来,官兵们把抽水管伸入池中。伴随着低沉的机器轰鸣,不到两分钟,一股茶杯粗的净水从供水车出口迸射而出。官兵们舀
小城里的“和谐卫士”———芦溪县公安局巡警大队长刘绍萍
作者:暂无 来源:萍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吴申良 面对歹徒,他勇往直前;面对群众,他心怀关爱;面对同事,他以身作则……他就是曾多次被评为“全市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和“芦溪县十佳和谐卫士”、“十佳政法干警”的芦溪县公安局巡警大队长刘绍萍。 日前,当记者走进芦溪巡警大队采访刘绍萍的时候,现年39岁的他正带着几十名队员在办公楼下
———老厂乡老协会主席蒋荣权王谦 丹心辉映夕阳红
作者:暂无 来源:曲靖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距罗平县城50余公里的老厂乡,有一位群众喜爱的退休干部——蒋荣权,退休近十年来,他热心公益、发挥余热,展现了一名退休干部的无私情怀。2008年,他被曲靖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09年度被市老体协评为曲靖市第二届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被市政府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省体
把关爱送到群众身边——市党代表、保康县妇联主席王相蕊
作者:黄可  来源:襄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相蕊 张文华 摄 记者 黄可 2011年高考结束后,保康县妇联主席王相蕊格外忙碌。县里一些贫困女大学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她们非常需要帮助。在那段时间,王相蕊与县妇联的同事们一道,在过渡湾镇、后坪镇、黄堡镇、马良镇、两峪乡等地走访了10多位女大学生,为她们送去了急需的学费。 在
深山里的木耳专家 ——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
作者:暂无 来源:延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只有初中学历,却自学考上大学,收集整理编出75万多字的《蕈菌学》一书,成功地把木耳栽培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他研究出5个木耳新品种,获得3项国家专利,获得过两次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束了我省无自主研究食用菌品种的历史;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却影响和带动农户达到60多万户,袋栽木耳达到了300多
“家”在病房济世情怀――“全天候”老医师陈道达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湖北日报讯 记者孔文莹 龙华 实习生高婷 76岁的退休老医生,至今仍工作在外科一线。他的门诊仍一号难求,他的病房仍需要预约,他每周仍做1至2台手术。 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简单地摆放着床、书桌
让土地营养健康———吉首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陈道云
作者:暂无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符晓鸣 几年以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和“巧种田不如拙施肥”这样的农谚还被吉首广大农民奉为“金科玉律”,而如今,土壤化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这些前卫的词语也经常挂在农民的嘴边。目前,吉首市广袤的农田果园全部“体检”完毕,依照市农业局土肥站工作人员开出的“处方”,变得更加“
走创业之路建品牌学校 ——首届通化市“移动杯”高校毕业
作者:暂无 来源:通化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通化市说起陈奎伸,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提起全美外语培训学校,却已是小有名气了。陈奎伸自2006年自主创业、筹建这所学校以来,经过4年多的艰苦打拼,不仅使学校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他本人也成为了九三学社社员、省市两级青联委员和东昌区政协委员。  不恋省城恋家乡  陈奎伸今年32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