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96)
期刊文章(5164)
会议论文(86)
学位论文(38)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14)
地方文献 (55)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11)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268)
2011(373)
2010(293)
2008(281)
2007(262)
2006(227)
2005(213)
2004(192)
1996(128)
1961(3)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通讯(21)
语文天地(10)
文学遗产(8)
福建教育(5)
中国学校体育(4)
阅读与鉴赏·高中(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
纪实(1)
快乐阅读(1)
诗歌教学走向“生活”
作者:张红梅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诗歌鉴赏  生活化  学生  生活场景  想象  生活阅历  还原  晏殊  语文教师 
描述:在中学教材中,诗歌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但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教师仅注重于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背名句佳篇诗歌鉴赏答案:一种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把旅游服务做好,也是善政的重要体玛:对话遂晶县委书记杜兴林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服务  县委书记  文化品牌  对话  善政  《牡丹亭》  汤显祖  深度挖掘 
描述:《小康》:遂昌对汤显祖文化的研究可谓走在全国前列。在您看来,还有哪些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杜兴林:汤显祖文化,一直作为遂昌的第一文化品牌在打造。但其实关于汤显祖文化,还需深度挖掘。就像如今遂昌县城,汤显祖的雕像不多,《牡丹亭》里的情景再现也没有。
诗歌因对比而生色 对比因诗歌而放彩
作者:赵英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对比  南北朝  王安石  文学家  梁代 
描述: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数学课应是美的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描述:让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怎样对待诗歌鉴赏题中对典故的考查
作者:薛吉辰  来源:考试(高考文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典故  化用  表达  杜牧  简析  王安石  历史故事  扬州  陶渊明 
描述:【经典试题】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年浙江卷)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趋势
作者:李锡林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诗歌鉴赏  作品  王安石  趋势  特点  赏析  命题  考生  苏轼 
描述:2007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选用诗、词、曲24首,在选材与命题上有以下特点:一.诗材1.双峰对峙,众星捧月从时代看,考题题料取自先秦诗1首,唐诗8首,宋诗7首,宋词3首,金词1首,元曲
2012年诗歌鉴赏题特色大盘点
作者:倪同刚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杨万里  高考  晁补之  诗歌题材  表现手法  考生  晏几道  新课标  表述 
描述:2012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从纵向上看,基本稳定在去年的格局上,只有个别省份稍有变化。从横向上看,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从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梳理出十项典型的特点,其中既有特色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论曾巩诗歌的渊源
作者:陈斐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曾巩  曾巩  诗歌  诗歌  渊源  渊源 
描述:曾巩诗歌主要渊源于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实清健的风格,是北宋诗坛上不可漠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