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研究与辑佚》序:李希凡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龚重谟同志寄来了他的《汤显祖研究与辑佚》的文稿,谆嘱我作篇序。重谟,江西黎川人,可说是汤显祖的大同乡,又在汤显祖故乡临川(今抚州市)做文化工作二十余年,而且有一年多的时间,就是住在汤氏玉茗堂遗址上盖
《考工记》设色规范研究
作者:肖世孟  来源:装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  设色规范  五色 
描述:时中国古代色彩学的研究,《周礼·考工记》画绩条应该是最早、最系统的文献资料了。它是古代设色工艺技术规范的总结,反映先秦时期的色彩思想和运用,有难得的史料价值,本文拟时其中的设色规范作出一个梳理。
名人品题:宋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之一
作者:譚新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宋代文学  士大夫  文章  名人  北宋  自信心  传播方式  名流 
描述:品题,一些文献也称之为题品,其原始涵义乃品评人物以定其高下,如《后汉书·许劭传》即云:"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为。"汉代以察举和征辟取士,对人物的品题标准重在礼义道德。到了魏晋,由于朝政黑暗,人
档案、图书、秘书界关于“天府”研究评述
作者:丁海斌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周礼  职官  机构  库房  学术严肃性 
描述:本文对档案学界及图书馆学界等关于天府问题的争论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一个研究团队三代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从这一问题出发,提出了关于学术严肃性的反思。
“正说”应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洪兴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研究范式  省思 
描述:观的理解,是以继承为前提的创新和弱势或软性的诠释。徐洪兴主张研究中国哲学首先是取法要正,即对中国哲学正视和正说,从正面来研究我们先人的思想,而不是带上各种各样的眼镜。潘德荣提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经典
《周礼》郑注“若今”例研究
作者:张鹏飞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若今”例  训诂方法 
描述:郑玄《周礼注》大量运用若今例,解说自周至汉发生了变迁的典制、名物、风俗、事类等。在以今释古方法论下,若今例有效地廓清了概念古今名实的变迁、被释语与释语间前后不一致、古今不对等的逻辑对应关系等问题,蔓成了一种具体的训诂方法——比况例释法。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
作者:李桃 崔雪仪 袁品贤 黎金凤 马骥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菜  岭南草药  综述 
描述:、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开本、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朝鲜亦有分布,生于路旁、溪边、草从及林缘.黄鹌菜系岭南民间常用草药,味淡,性凉,有消肿止痛、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痢疾等[1].
《周礼》中所记交通礼仪研究
作者:王海娜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交通礼仪 
描述:《周礼》虽是一部讲官制的书,但其中有许多关于交通礼仪的记载,总结为以下几点:祀行与祖道;轼礼;男女有别;吉丧之别;交通的等级。
吴康斋心体思想研究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心体  道德 
描述:体的洞见,体会儒家成圣道德修养过程的内在困境,从而坚定自我道德涵养的勇气和决心。
清代文献家曾燠研究综述
作者:车崛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燠  《江西诗征》  综述 
描述:曾燠是清代江西著名的诗人、骈文名家和文献家,他著述丰富,成就突出.尤其是其所编的<江西诗征>辑录2000多名江西本籍诗人的诗作,对江西历代诗人均作了中肯评论,是研究清代江西作家的重要文献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