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后七子的诗学祈向
-
作者:陈文新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后七子 李梦阳 王世贞 诗学 前七子 王阳明 道德理想主义 胡应麟 何景明 茶陵派
-
描述:害、民害、庄场饥民之害)、六渐(匮之渐、盗之渐、坏名器之渐、弛法令之禁、方术蛊惑之渐、贵戚骄恣之渐),最后直指皇后之弟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因这封疏,他被逮下狱,但他一点儿也不后悔。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载:"李献吉为户部郎,以上书极论寿宁侯(即张鹤龄)事下狱,赖上恩得免。一夕醉遇侯于大市
-
胡应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
作者:姚永辉 马强才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 价值 用事 用事观
-
描述:胡应麟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
-
与王安石何干?
-
作者:周咏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大革命前 宋诗 重版 四人帮 七绝 旧版 儒家 出版 新书
-
描述:文化大革命前上海出版的《宋诗一百首》,最近重版了。新版的《宋诗一百首》已删去了旧版王安石的七绝《元日》,即“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一首。为什么呢?一想,也就明白了。但是鄙意却很不以为然:眼前这本新书仿佛
-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
-
作者:邓小军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中国文化 散文 孟子 新儒学 《原道》 先秦两汉 艺术境界 思想史 陆九渊
-
描述: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一、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韩愈所倡导的中唐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际是一场以新儒学为体(根本精神),以新古文为用(表达形式)的文化运动。韩愈的思想
-
从王安石、苏轼的拟寒山诗看宋诗的佛教底色及其演进
-
作者:夏帅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特征 王安石 苏轼 拟寒山 佛教
-
描述:寒山诗是一个复杂的诗歌现象,在宋代已经完成了禅宗诗人的形象定型,从王安石、苏轼两个不同程度受佛教影响的诗人对他的模仿,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旨趣,也可看出宋代禅宗势力在朝廷推动下的扩展和宋诗佛教底色的渐
-
从《古今绝句》看杜甫与王安石绝句之比较——兼论比较诗学的一
-
作者:张智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比较诗学 杜甫绝句 厄尔·迈纳 王昌龄 黄庭坚 杜诗学 唐人绝句 王之涣 唐宋绝句
-
描述:一《古今绝句》为宋代吴说所编诗歌选本①,《宋史·艺文志》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载:“《古今绝句》三卷,吴说传朋所书杜子美、王介甫诗。师礼之子,王充逢原之外孙也。”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七十六、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吕...
-
论曾巩的墓志铭——兼与韩愈墓志铭比较
-
作者:喻进芳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韩愈 韩愈 墓志铭 墓志铭 风格 风格
-
描述:对二人风格特点作一比较,实有必要。
-
宋诗赏解一例 读王安石的《示长安君》
-
作者:张志烈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长安 尘沙 扬州 万里行 金川雪梨 笑语 “拗” 群体风格 砸破
-
描述:懂又不是那么容易。读某些唐诗如吃金川雪梨,到口即消,而读某些宋诗则如吃山核桃,须要先砸破其坚壳。这里举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为例,谈谈自己在研读宋诗中的一点粗浅感受。
-
王安石的改革于谁有利
-
作者:曹念明 来源:粤海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进步思想 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八大家 哲学课 文风 苏轼 韩愈 评价
-
描述:大改革家”、“进步思想家”的桂冠,更加增添了我对王安石的崇敬之情。最能代表王安石独特思想与文风,并直接关连对王氏评价的文献,当推《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当政,大力推行“青苗”、“免役”、“保甲
-
王安石评传 王临川全集
-
作者:梁启超 王安石 来源:国学整理社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评传 王临川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