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础,以寻得道德实践之内在动力 解决了孔子以来探问「礼之本」的课题。作者探讨此一问题意 识的方法性结构,主要是区分了哲学之「发生」与「应用」两 范畴,并强调此一课题的探讨必须画於「道之本体」的层次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透过此方法,使对象山的研 究能以问题意识为导引,以处理其文本的诠释方向,并还原象 山哲学之原初精神。
中西合璧 和而不同——刘海粟国画创作的三个阶段
作者:张蔚星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海粟  国画创作  山水画  中国画  国画作品  张大千  黄山  李瑞清  三个阶段  艺术创作 
描述:刘海粟是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充满着争议的人物。对他的为人、美术思想、艺术创作都有着反差极大的评价。我认为,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家的刘海粟,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他在中国画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足巨大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礼记》云:“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如果我们本着这样的
曾巩诗文创作的文化观照
作者:刘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诗文创作  诗文创作  文化观照  诗画融通  诗画融通  文史融通  文史融通 
描述:”气质,从而获得了对曾巩其人其作的进一步了解;通过辨析曾巩散文对于史学方法的引介、史学价值的追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独特风格,推进了前人关于曾巩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汤显祖说情》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航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说情》 作者:章颖 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 二零零七年二月 本书是现代人阅读汤显祖《牡丹亭》,对“情”的再解读。古典爱情的名字是唯一?是执著?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轰轰烈烈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汤显祖之梦
作者:暂无 来源:新剧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之梦
汤显祖说情
作者:章颖  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戏曲  文学评论 
描述:汤显祖说情
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者:张春蕊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描述:一批所谓“狂人”,而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至情”之说在其《牡丹亭》中显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这部作品,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中晚明时期的审美文化的特点并进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周亮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研究
作者:平志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生平  贰臣心态  学术思想  散文创作 
描述:合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背景,重在考辨周亮工由明入清,入仕新朝的原因,与先后三次入狱的始末缘由。第二章,在前章生平考证基础上,发掘、分析这些经历遭遇对周亮工人格心态造成的巨大影响。主要围绕清初贰臣的人生遭遇与亮工复杂的贰臣心态展开论述,以周亮工作为个案,认识其时文人的实际生存思想状况。第三章意在探究其学术取向、成绩,与对当时、后世学人的深远影响。注意将周亮工融入明清之际社会学术思潮大背景中,分析其学术价值,肯定其学术地位。第四章以其小品文、传记文创作为研究内容。对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小品文、传记文思想取材与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赏鉴,并与其他作家的比较中,指出其为文特质,突出其文作具有的独特文化个性。文后另有附录,其中,附录一为《著作述略》,对周亮工著述及流传情况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