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4)
学位论文(29)
报纸(25)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7)
地方文献 (66)
地方风物 (52)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27)
2012(34)
2011(28)
2007(23)
2006(30)
2004(14)
2001(11)
1999(5)
19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大众文艺(2)
经济体制改革(1)
科园月刊(1)
新一代(1)
江苏林业科技(1)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青海师专学报(1)
王安石“青苗法”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王兆宁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青苗法”  经济学分析  抑制兼并  冗官积弊 
描述: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土地在青黄不接时面临的功能难于有效发挥的问题,较大提升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苗法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和财政的功能,有效替代了北宋之前的常平仓、惠民仓的功用,兼具了两者的优点,起到了富国、抑制兼并、辅助农耕的重要作用。
王安石及其新法综合分析
作者:陈芳草  来源:现代学苑 年份:196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及其新法综合分析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目的论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高度浓缩的语言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描述:的主旨。翻译目的决定将要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
《牡丹亭》复音形容词结构分析
作者:程建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复音形容词  复音形容词  结构  结构 
描述:,这应该同戏曲适用于咏唱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一起苦瓠子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作者:胡中天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队干部  流行病学调查  瓠子  马头山  包子  腹泻  调查分析  腹痛  猪肉 
描述:1982年6月8日,我县马头山公社召开社队干部会议。早餐供应以猪肉和瓠子做馅的包子,在用餐约1小时之后,进餐者陆续出现了腹痛、腹泻等症状,相继58人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证实为一起苦瓠子食物中毒。
相山铀矿研究分析
作者:马崇军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铀矿  相山  相山  成矿条件  成矿条件 
描述:相山铀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也是地质找矿与研究工作比较全面和成熟的地区,找矿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期间投入了大量的勘探工作量。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其开采实践进行总结对指导今后的矿山科研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
作者:杨向奎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行  王莽  制度  吕氏春秋  西周  管子  地主  五等  封建  祭祀 
描述:说到它是西周的政典,也没有说到它是周公的书。它开头说,
200例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作者:王道成 黄茂  来源:临床荟萃(大内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析  自发性血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病  老年人  张力性气胸  复张性肺水肿  手术治愈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描述: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需紧急处理,1988年~1994年间我们两医院共收治200例自发性气胸,现就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松辽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作者:余和中 韩守华  来源: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张性构造  压性构造  扭动构造  反转构造 
描述:本文根据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地球物理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盆地 中的构造样式。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张性断块、宽缓褶皱、反转构造等典型特征, 由于应力场的边界条件不同及构造叠加作用,发育一系列成带分布
熙宁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
作者:王荣科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政治文化分析 
描述:统政治文化的严重影响与制约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变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偏差与缺陷。新法在其长期实行中未能形成相应的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新法难以得到社会意识和社会政治心理上的广泛认同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