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绿遍漓江岸——记首届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建设终身成就奖获得
-
作者:孙志红 言银娇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校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与黄麟生教授合影(郭雄翡摄)
34年高考评卷经历,700多场讲学,足迹遍布广西400多所县级中学,参与培养培训广西大部分一线语文教师,先后主编出版39部语文教学方面的著作。这位被誉为“全国高考语文评卷第一人”的老教授,近日又摘取一项大奖———“首届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建设终身成就奖
-
执着探索科学精益求精行医——记我国著名肝脾外科专家姜洪池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他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教育部、统战部、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国家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曾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被卫生部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曾被中华医学会授予首届全国百名优秀
-
“不懈”克难才能不屑困难——记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栏语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铸就辉煌。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总工会与本报联合推出《劳动者之歌》专栏,集中报道一批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讲述他们忠于职守、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先进事迹,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热潮,激励广大职工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
-
公安局长入企进村听民声李浩赴海宁走访记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湖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浩(左一)到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恳谈征求村民意见建议
N记者陈玮摄影王华荣
本报讯“去年企业的销售额是多少?”、“市场主要分哪几块?”、“企业有什么困难?”……2月15日下午,在全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千警大走访”活动热潮中,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李浩来到海宁,进村入企听意见
-
盾构工地的“草根英雄”——记四公司绥江盾构井下班长李浩
-
作者:暂无 来源:石油管道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通讯员 李晓云 左添琦
绥江盾构隧道的盾构始发工作选在1月底的阴雨天里,雨浇得人从外到内“透心凉”,穿着棉袄都打颤。看着十几个弟兄都淋在雨里,井底水位线正一点点爬上来,井下班长李浩对着
-
追求卓越演绎精彩——记南京银行高级客户经理李浩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通讯员 童宗伟
李浩同志是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市场营销一部高级客户经理。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秉承长期积淀的职业道德修养,放大专业特长,发扬敬业精神,坚持真诚贴心,致力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
专业,是李浩赢得客户信赖的有力武器。从接触这个岗位开始,他
-
歌声伴我快乐成长——记范罗冈小学第十届新加坡世界青少年“金
-
作者:蔡明霞 来源:江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的歌声如百灵鸟般甜美、清亮,1月16日,在狮城新加坡,她演唱的一曲《这片胡杨》,荣获第十届新加坡世界青少年“金狮奖”音乐、舞蹈、器乐艺术大赛最高奖,她就是蓬江区范罗冈小学的“小百灵”,未满10岁的四年级学生李浩灵。
狮城大放异彩
“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大赛,我既紧张又兴
-
铁色百合绽津门——记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铁道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英茹在施工现场检查钢筋质量。朱洪山 摄
邓昆伦 王立武
在男儿驰骋的建筑业,她巾帼不让须眉,从测量工到技术负责人再到项目总工程师,用一生最美的青春年华书写了一段传奇。
在工程面临困境时,她挺身而出,同时担任4个标段的总工程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天津地铁最难啃的 “硬骨头”
-
姬富顺的家乡情中卫日报社民风建设青年志愿者宣传采访小分队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卫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八字渠村,眼前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农屋,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棵棵绿意盎然的小树……一幅秀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灯光球场上老人聊天、儿童随意玩乐,其乐融融。文化大院里,民风建设宣传墙上新绘的道德图、诚信图、孝廉图等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村民,村民的思想观、道德观在潜移默
-
“社区鸡毛蒜皮的事都需要我”——记省劳模、铜川市王益区红旗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工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俺家那土坯房坏了一半,实在没钱租好房子,能帮着找个物美价廉的不?”“这失业保险手续到底是啥?”“这装修声音能小一些吗?”……5月29日早上8点半,李秋莲的一天在一堆问题中展开。由于肾病复发,李秋莲走路总是弯着腰,脸色暗沉,可是一看见寻求帮助的居民,她便绽开笑颜,一会儿用河南话,一会儿普通话,接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