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自然的礼赞 生命的颂歌——《牡丹亭》中“人欲”与“天理”
作者:徐明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人欲  人欲  至情  至情  天理  天理 
描述:灭的价值,热情地歌颂了人对于性爱情爱即"至情"的永恒追求。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情死  情死  牡丹窠臼  牡丹窠臼 
描述:汤显祖之<牡丹亭>的至情,是文学史给予<牡丹亭>的根本定位,并在整个明清传奇史上具有极广泛的情感关涉.其引发的此后文人传奇均难逃牡丹窠臼、甚至才女情死的极端现象,都堪称明清文人传奇之情感格局
论汤显祖的“言情说”
作者:郭志斌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言情说  言情说  至情  至情  教化  教化 
描述:汤显祖的言情说内涵丰富,作者推崇情感的极致状态——至情,并以情而反理,以梦而释情。在论及戏曲言情的作用时,他又归之于传统的教化作用上,这就从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地位。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美质”
作者:孙研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美貌  才智超群  至情  天然 
描述:他受封建礼教女子不同的审美观,“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杜丽娘所欢喜的生活状态,也是她的审美观。
此梦非彼梦:“游园惊梦”与元杂剧爱情梦叙述之比较
作者:曹广华 范春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梦  性梦  元杂剧  《牡丹亭》  至情 
描述:同为梦境描写,元杂剧爱情剧中之梦多为情梦,《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属于典型的性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由于性质不同,在剧中所起作用如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方面也不相同。此外,“游园惊梦”的描写还有独立的思想表达意义。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情死  牡丹窠臼 
描述: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浅论汤显祖对《庄子》的接受
作者:施彩云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汤显祖  贵生  至情   
描述: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在思想上受庄子影响,提出"贵生",并且他继承和发展了庄子的"法天贵真"而提出"至情";在创作上,他的"临川四梦"更是继《庄子》之后把"梦文学"在戏曲界推向了极致,甚至连剧中"黄衫客
至情至爱美轮美奂舞剧《牡丹亭》首演饮誉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至情至爱美轮美奂舞剧《牡丹亭》首演饮誉
《牡丹亭》“至情”思想对明清女性创作的影响
作者:王英达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至情”说  《牡丹亭》“至情”说  女性创作  女性创作 
描述:明末清初,女性作家开始活跃于文坛,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女性的创作。柳如是诞生在明清之交,其出身于娼寮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对《牡丹亭》有独特的了解与喜爱,其诗学思想受《牡丹亭
《牡丹亭》之“至情”与泰州学派的戏剧精神
作者:陈燕华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情欲观  泰州学派  化情归性  至情 
描述:的典型写照,其中之“至情”即后来刘蕺山总结之“纯情”,这表明了当时以泰州学派为主的儒家“化情归性”的思想倾向.因此此“即情即性”之至情具有某种超越性,它既不是唯情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而是和泰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