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俑坑年代考辨--与陈景元同志商榷
-
作者:张占民 何欣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俑 俑坑 兵器 陈景元 年代考 秦始皇 武士 辎重车 斧钺 战车
-
描述:取拆字的方法,把一
-
禅儒之争: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关系考辨
-
作者:张学强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儒之争 陆九渊 教育
-
描述:作为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的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尤其是禅宗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从其性质来说,则属于儒家,从其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对佛教教育思想的批判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朱熹之以陆学为禅学主要是从其外在方法论的特征而言,并非深入到其内在的思想属性。
-
唐代民间养马盛衰考--《资治通鉴》辨误
-
作者:马俊民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马业 资治通鉴 监牧养马 唐代前期 中国封建社会 新唐书 马政 司马光 辨误 王应麟
-
描述: 唐代国家监牧养马之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这一点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民间养马业也曾得到充分发展的事实,却被忽略了。王应麟在评论历代马政制度时竞说,“牧于官而给于民者,唐也”,根本抹煞了唐代民间的养马业。而且,对唐代前
-
“周公制礼”考辨——兼与杨华先生商榷
-
作者:史学善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制礼 “制礼作乐” 周公摄政 《周礼》 礼乐制度 《周官》 《仪礼》 考辨 文化建设 《十三经注疏》
-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公制礼”的质疑,从论据和论证方法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重新肯定了周公制礼的历史事实,指出:“周公制礼”是千古不变之论,“无反征不疑”应是解读文化传承史的基本原则。
-
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
-
作者:赵克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伴使 使契丹 送伴诗 使北诗 使辽诗
-
描述: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礻右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并写有“使北诗”即“使辽诗”一说始自南宋李壁,纯系误解,然却一直沿袭至今。
-
周亮工“金陵八家”说考辨
-
作者:吕晓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八家” 周亮工 王弘撰《西归日札》 立说时间
-
描述:应为张修、谢成、樊沂、吴宏、樊圻、高岑、胡慥、邹喆。并通过“金陵八家”的立说时间论述了这种构成的合理性。
-
沈璟声律论考辨——兼论“汤沈之争”
-
作者:金五德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沈之争 合律依腔 声律论 王骥德 《中原音韵》 《曲律》 戏曲创作 《琵琶记》 沈璟
-
描述:有明一代,沈诘纳陕奂染哂屑蟪傻囊庖澹院笫烙植松钤兜挠跋臁I颦Z力主戏曲的创作及评价均应绳之以“合律依腔”,这既是正确和必要的,却又失于片面性和绝对化。对“汤、沈之争”,不应再纠缠在“派”上,而应客观地评价双方的得失,科学地总结戏曲创作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估量这场论争的影响。
-
晏欧联章词例释及考辨
-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章词 晏殊 荷花 例释 欧阳修 通联 荷叶 考辨 采莲 木兰花
-
描述: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
-
作者:张涤云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使辽 送伴使 使辽诗 考辨
-
描述:辨。[著者文摘]
-
胡应麟生平考辨三题
-
作者:王嘉川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生卒年 生卒年 表字 表字 王世贞 王世贞
-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浙东的一位优秀史学评论家和文献学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关他生平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人竞也存在着许多误会、误解乃至信口臆说,需要重新梳理和考证,以澄清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