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奎和他的“春雨生态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要不是政府的资金支持,我的生态园哪能有今天的规模。真是多亏了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优惠政策,解决了资金大难题,我才能把生态园建起来,实现了创业梦想,走上致富路。”烈山区宋疃镇宋疃村的失地农民陈奎边指着他的生态园边对笔者说。
今年47岁的陈奎,是烈山区宋疃镇宋疃村的失地农民,戴着一幅眼镜,看着文质彬彬
-
刘绍棠和他的乡土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鲁迅《孔乙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与刘绍棠《京门脸子》都是不同时期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1997年3月12日,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在京病逝。刘绍棠逝世多年,乡土文学犹垂香。同时代作家如废名、彭家煌、艾芜、沙汀、台静农、沈从文、萧红,所存作品中那浓厚的乡土和地域色彩依然吸引着当下读者。现代作家中也
-
王安国和他的锻工班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工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的中午,热浪滚滚。在中航宏远公司,1600吨甲班的班长王安国双手握着一个大钳子,夹着一个刚出炉的火红钢锭,和几个工友在1600吨水压机前正在锻压零件。水压机密封不好,四处漏水,在这里工作,就像在下小雨。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溅到钢锭上刺刺啦啦响个不停,水蒸气顿时腾起。一锤砸下,火星四处飞溅,热浪
-
王英令和他的人防情缘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鸭绿江畔的古城集安,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王英令老人和他的家人就生活在这座小城里。从年轻时代的浪漫爱情到年逾古稀的伉俪,几十年来,夫妻二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光荣的人防事业。 抗美援朝时期
-
走出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世界
-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自恋情结 杜丽娘 艺术天才 人格 戏剧创作 心理学 《牡丹亭》 梦境描写
-
描述:如果赞赏并研究汤显祖的艺术天才,而不把他身上乍看起来似乎与他的戏剧无关的某些因素(包括那些明显属于病态的成份)统统包括进去,那么所作论断就会显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汤显祖显然存在着某种人格变态倾向,他所创造的杜丽娘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自恋情结的形象。据说当他创作的那部不朽巨著
-
叶宪祖和他的剧作
-
作者:郑闰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戏曲家 东林党人 鱼玄机 汤显祖 阉党 民主思想 明末 魏忠贤 杂剧
-
描述:在明末戏曲家中,叶宪祖的名望、才学都很高。著名戏曲家吴炳曾虚心地请叶宪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另一戏曲家袁晋(于令)则是叶宪祖的弟子。叶宪祖在明末剧坛上可谓是“一代搴旗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一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居士,又号桐柏山人,别署檞园居士,檞园外史,
-
汤显祖和他的四大名剧(下)
-
作者:谢柏梁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邯郸记》 四大名剧 霍小玉 卢生 “四梦” “临川四梦” 《紫钗记》 《南柯记》
-
描述:汤显祖和他的四大名剧(下)
-
刘绍棠和他的老师
-
作者:陈援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北京二中 高度近视 高中语文教材 大运河 中学数学 孙犁 数学教师 《背景》 古典文学
-
描述:刘绍棠和他的老师
-
刘绍棠和他的作品
-
作者:孙犁 来源:中国文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和他的作品
-
张铭和他的音乐图书馆
-
作者:郭建生 来源:中等职业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图书馆 中国高教学会 张铭 浙江艺术学院 音乐系 副教授 馆长 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
-
描述:本期人物: 张铭:浙江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会员。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 (张铭音乐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