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1)
学位论文(524)
图书(118)
报纸(105)
会议论文(5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23)
地方风物 (123)
地方文献 (116)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3)
2012(134)
2011(149)
2010(127)
2009(109)
2008(96)
2007(104)
2005(71)
2004(69)
2001(42)
按来源分组
青年时报(19)
人民音乐出版社(8)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南方都市报(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都市消费晨报(1)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1)
《花间集》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描述:评点花间词的时候,将至情观贯注其中,因此他的《花间集》评点不仅能抒发真知灼见,更能时呈灵心,开后人无限眼界。汤显祖评《花间集》,上起温庭筠,下讫李珣,都有评及。他的花间词评的语言和手法特色有三:一是妙趣横生,文字活泼、诙谐,时时能使人在阅读的同时会心一笑;二是常用对比,或将《花间集》中作者与前人、时人比较,或将所评之词与前人名篇佳作相提并论;三是短小精悍,大多寥寥数语,不逾百字,却能一语点醒。从词评中可以看出汤显祖的词学观,主要有五点:一是重炼字炼句,欣赏尖新的词句;二是贵含蓄,注重深微幽隐的含蓄之美;三是主至情,追求有精神境界的情;四是推重起句自然,结句悠远;五是强调铺排须妥当。汤显祖评《花间集》,是在创作《牡丹亭》之暇为之的。他之所以会为《花间集》作评点,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出于对《花间集》的喜爱之情;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为了创作《牡丹亭》而博观约取,学习《花间集》的语言与“情韵”的表达。《花间集》评点与《牡丹亭》创作,是两相发明的。《牡丹亭》的曲辞绮丽典雅,分明带有花间味,而又情韵悠扬。汤显祖认为“词”这一文学样式是上承《诗经》、骚赋而来的,是乐府、绝句的自然发展;《花间集》溯源而上,也一直可以追溯到《诗经》,“诗其不亡也夫”。《花间集》韵律婉媚,辞藻艳丽,符合汤显祖对词体的认识。除此之外,打动汤显祖处,更在于它绮丽外貌下的情韵,这和他的词情超过声情的曲学观念一脉相承。他和《花间集》,原来是心意相通的,是惺惺惜惺惺。
王应麟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长红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数思维  援史解易  辑佚  学术嬗变 
描述:的收罗和整理,其开创的辑佚方法和基本原则对后世尤其是清代学者影响深远,推动了清代学术形态的嬗变,故被梁启超称为“清代考证学之先导”。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骈文的情况。
有关晏殊词研究的几点看法
作者:汪首豆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研究  《珠玉词》  价值评判  艺术特征 
描述:梳理近三十年来有关晏殊及其词作的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偏重其词作价值的研究,而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90年代的研究偏重其词作的艺术特征,又存在片面化、文本化的问题。对晏殊词作价值的研究应更多
汤学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运用研究
作者:陈永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园林艺术  相结合  牡丹亭  园林意境  纪念馆  规划设计  主题  文化融入  临川四梦 
描述:汤显祖纪念馆是一座纪念性园林,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性质,把汤学文化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在园林主题、园林空间意境、园林艺术造景、园林配景等规划设计中充分融入的汤学文化的具体内涵。
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比较研究
作者:辛海苗 梁龙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词  语言运用  比较  原因 
描述:本文在修辞理论观照下,先理出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的具体表现,相同之处:如运用相同、相似的语句,频繁使用数词和"寿"字,设色异彩斑斓,巧妙化用典故;不同之处:如诗的语言对偶工整、贵气逼人,词的语言叠音悦耳、直白平易。然后从两种文体的特点、发展状况、作者本人的创作观及身份地位上来分析语言运用异同的原因。
对元代名著《世医得效方》的研究
作者:徐春娟 陈荣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描述:在世界上首创悬吊复位法,发明架复位法,创新了麻醉方药;在骨伤科用药上具有特色,骨折康复和伤科预后卓有贡献,在针灸、刮痧疗法、眼科及杂病治疗方面颇有特色;方剂学方面取得成就,参附汤、天王补心丹、玉屏风散、归脾汤、二妙散等活跃在现代临床;《世医得效方》早年就传至日本、朝鲜并对其骨伤学形成了影响,脊椎骨折复位及固定术技术等使中医正骨在中世纪流传至西方。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突出成就主要是骨伤科方面的贡献,其中还有的是当时国际领先的成就,在中外形成了重大影响。现代学者对此作出探讨,对发掘医学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寿世保元》学术思想的现代研究
作者:徐春娟 裴丽 袁名华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描述: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学识俱丰,著作等身。其晚年力作《寿世保元》体现了龚廷贤的临床学术特色和经验,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在整理发掘古代名医经验时,现代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就此进行概述。
明代旴江名医龚居中的现代研究
作者:徐春娟 裴丽 陈荣 曹霞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龚居中  痰火证治  养生抗老  儿科证治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综述 
描述:述。
明代医学家李梴及其《医学入门》的现代研究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裴丽 邓棋卫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梴  《医学入门》  现代研究  综述  学术性 
描述:明代医学家李梴,字健斋,明朝江西旴江地域南丰县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约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早年因病学医,博览群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行医于江西、福建两省。晚年,将其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学术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