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观与翻译实践应是统一的——兼谈翻译研究不宜偏谈理论
-
作者:陈刚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观 翻译实践 统一
-
描述:。笔者提出:翻译观应是统一的,而非割裂的;应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应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应是辩证(客观)的,而非主观的。
-
南方航空董事长刘绍勇:拼命三郎进京
-
作者:钟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南航 航空公司 董事长 民用航空 飞行员 分公司 联合重组 航线 董事会 总经理
-
描述:中国南方航空股权有限公司(下 称“南航”)董事长刘绍勇的办公室罩 并没有过多装饰品,一架空中巨无霸 空客A380的模型尤为打眼。$$ 南航是国内率先引进A380型飞 机的公司。然而A380的高额成本却 一度成为股东质问焦点。“现在恰逢 购买时机,如等到大家都买了之后, 再引进就晚了。”刘绍勇当时极力
-
王益区废气发电年增税金三百万元
-
作者:成全勃辛成杜辉等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益 增税 降低生产成本 资源循环利用 旬阳县 发展循环经济 废弃物利用 粘土制砖 基本农田保护 新型墙体材料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成全勃 通讯员 辛成 杜辉)长期以来人见人厌的废气、石粉、炉渣等废物,如今在铜川的王益区,都被变成了可再利用的生产生活新原料。这种以节约资源和能源为前提的循环经济,为该区经济攀升提供了新的支撑点。$$下石节煤矿过去是典型的能源开采大户,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全部通过大型管道排向外
-
荆公体自妙 暮年益风流——从一首诗看王安石晚年创作风格
-
作者:杨海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风格 王荆公体 晚年 小诗 主人 作者 花木 自然山水 风流
-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湖阴先生是作者住在金陵紫金山(钟山)下时的邻居。该诗共二首,我们不妨选其第一首来看王安石先生晚年创作风格。这首题壁之作,描写山中人家的初夏景色,清新别致
-
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
-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 互文性 互文能力 《牡丹亭》
-
描述:翻译策略的应用选择之中,重点讨论互文性与异化翻译策略固有的紧密联系。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作者将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在该译本中译者翻译技巧的具体运用,总结归纳了其翻译策略上的倾向,以期对从事古典文学翻译工作的译者有所裨益。 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作者对全文内容共分四章作以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对互文性和翻译策略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作者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时下文化研究是翻译实践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作者认为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实践中策略的选择上用来保持原语文化特性是由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 第二章中,作者概述了互文性理论及翻译策略。自互文性理论问世以来,关于它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该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作者以该理论创始人克里斯蒂...
-
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
作者:孙书磊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族性 戏曲改编 青春 昆曲 现代化问题 中国气派 中国作风 民族戏剧 古典名剧 表现手段 新阶段 老百姓 毛泽东 强调 意味
-
描述: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
张铭业谈徐烟的品牌之道
-
作者:俞真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张铭业谈徐烟的品牌之道
-
贵阳将建《大风车》工作室--访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主任王英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都市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生活在林城的少年儿童不仅幸福,而且十分幸运,因为这里的少儿文艺是全国上层。”昨日晚会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主任王英对记者感言。
他们是少儿艺术的希望之花
王英说,《快乐风车 林城欢歌》是一台
-
回归家园中的守望灵魂——王英琦近十年的散文精神
-
作者:李润霞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精神 精神家园
-
描述:十多年来,当代女作家王英琦的"人"与"文"都发生了很大"蜕变",她的人文立场和人文精神决定了她的散文精神。以寻找和坚守精神家园为指归,她的散文创作在反俗抗俗中表现了理性内省精神、精神启蒙和灵魂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