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6)
学位论文
(14)
图书
(6)
会议论文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
才乡教育
(7)
地方文献
(7)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3
(10)
2011
(9)
2009
(11)
2008
(4)
2006
(9)
2005
(4)
2004
(7)
2000
(7)
1992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9)
孔子研究
(4)
江西社会科学
(2)
文史杂志
(2)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文艺研究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易解》理学
吴澄
基本框架
研究
吴与弼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化情归性
天理
唯心主义
仁义
三教一致
理学家
今文经学
哲学体系
程朱
太极
天地万物
陈亮
儒学理想复归
女性形象
人性论
陆子学派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程朱理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70
条
论江右文化对虞集的影响
作者:
李舜臣
何云丽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虞集
江右文化
江右文化
诗文风尚
诗文风尚
理学
理学
玄教
玄教
描述:
与江西籍的玄教中人交往甚密,对道教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培育了冲淡舂融的品格。
論宋明儒之内在张力:以宋明理学家对杨慈湖之批判为例之分析
作者:
黄信二
来源:
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慈湖
陆象山
心学
理学
儒学方法论
描述:
复杂万千,因此本文将先集中目标并设定探讨范围,以杨慈湖受宋明儒之批评为案例,从不同学者对慈湖的批判中,归结出理学家们的追求价值与对立性的语言背景中的哲学意涵。
包恢诗论研究
作者:
郭瑞芳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境
理学
道家思想
张力
超越性
描述:
为中国诗论做出了一定贡献。他的 诗论从头到尾都贯穿着
理学
思想背景,其中,创作论部也明显流露出 道家思想的痕迹。因此,包恢诗论为中国诗论做出的贡献间接反映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虞集书学思想及书法实践研究
作者:
谭国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理学
书法实践
奎章阁
描述:
”,“古隶为当代第一”。今人对此或不甚称赏,但在元中期他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则是历史的真实。本文欲就虞集的书学思想及书法实践来探讨虞集在元中期书坛的地位。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元代
理学
的发展
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杨月清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
。其特点为:其一.援佛禅解易;其二.以心统易,明心见理;其三.工夫简易直截。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陆王心学派的易学由于其独特的解易特色而可谓是奇葩一朵,与一般从客观性角度解易(包括象数易和
程朱
理学派义理易
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
作者:
何忠礼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学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事功学派
描述:
学本身也因为缺少对立面的斗争而日渐僵化,至此宋学走向衰落。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作者:
张雪红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描述:
11世纪的那场政治论争--熙宁之争引起传统德才价值观念在宋代发生改变,宋代社会也由此进入王安石时代.南宋后,
理学
逐渐取代了王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对熙宁之争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从
理学
对熙宁之争的批判
《明儒学案》以〈崇仁学案〉为卷首之意义之衡定:从吴与弼「心
作者:
许惠敏
来源:
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心学
持敬
读书
描述:
此一关系,导致吴与弼本身思想在論断上发生歧異,且由此,对於明初
理学
如何影响明代心学之研究亦莫衷一是。故笔者此文即是试图通过对吴与弼思想本身作一厘清,以进一步探讨他对陈献章思想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作者:
邹书
来源: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右
《唐宋六家文衡》
曾巩
散文
理学
描述:
这种独特的安排是朱子
理学
的不断强化,科举考试机制的长期存在,浙东地区学术文化的
理学
氛围,朱氏家族的儒学传统,交往群体的儒学观念以及朱右自身“尊经重道”的文学思想等多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产物。
吴澄:四时澄澄无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
作者:
奉荣梅
来源:
老年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四时
岳麓书院
文字
理学
描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那些才子文人的名字,总是随着他们不朽的文字而千古留名。在湖南岳麓书院,元代
理学
大儒吴澄的文字,七百多年来就一直在古老的庭院里流芳。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